对于今年我国猪市而言可谓是弱态尽显,尤其是第九周是市场较为“黑暗”的一周,在屠宰企业开工率不足,养殖户抛售意愿强烈,猪价持续下跌的大趋势下,国内多数产区猪价跌破了成本线,北方地区生猪养殖效益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尽管下半周猪价开始止跌企稳,但一周出现10%以上、春节前后出现20%左右跌幅的情况实属罕见。与此同时,和猪价下跌形成鲜明对比的还有禽类产品价格震荡偏强,原料市场“热火朝天”的景象仍让猪市显得异常“落寞”。
据汇易市场资讯,截止至2018年第9周,毛猪出栏均价为11.83元/公斤,较第八周累计下跌11.1%;猪粮比为6.20:1;2月我国猪价累计跌幅为21.7%。另根据国家生猪市场监控显示,第8周,我国生猪市场(交易)价格指数为88.52,周比下跌4.53%;生猪平均成交价为12.85元/公斤。
2、国内多地猪价已破成本线,市场心理“底线”到底存不存在?
今年2月,我国生猪市场犹如经历了一场异常严重的流感一样,全国毛猪出栏价格由北向南持续性、大滑坡式的下跌行情。根据JCI统计,节前我国毛猪出栏价格累计跌幅为10%左右,而节后我国生猪市场累计跌幅约为12%,整个2月累计跌幅达到21.71%,这是近年来罕见的猪价超跌现象。如图:

至此,我国大部地区毛猪价格已经跌破成本线,北方地区养殖效益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2018年2月或成为自2015年4月开始的生猪超强/超长盈利周期结束的休止符,是市场拐点出现的信号。同时,由于上周国内屠宰企业整体开工率不高,但猪源供应总体充裕,频繁压价收购的情况下导致市场心理“底线”出现分化,局部地区养殖户出现惜售观望的心态。
3、春节过后我国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生猪养殖成本压力进一步凸显
在猪价持续下跌的当口,我国饲料原料市场可没有“闲着”,豆粕、玉米、DDGS齐齐上涨,尤其豆粕现货价格在阿根廷大减产、中美贸易战前景不明等因素共振下,至今已经累计涨幅达到16%,玉米也因节后市场短期供应偏紧,现货价格也上涨了2%,DDGS也跟盘上涨了5.5%。近期我国饲料原料市场价格的强势运行对于眼看着猪价持续下跌的养殖户而言真是“心如刀割”。
同时,受原料价格影响,目前南方地区水产料价格已经上调,猪料和禽料提价或在所难免,3~4月我国生猪养殖成本或面临较大压力。按照常理,3月过后存栏猪只中大体重猪源会明显减少,而屠宰企业开工率将全面恢复,加之成本因素影响,猪价将逐渐止跌企稳,不排除有超跌反弹的可能性。当然,今年我国生猪养殖业的总体趋势将维持弱势下滑的大趋势不改,且随着规模化企业的供应量还将进一步增长,散户更应注重风控,及早购买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等待生猪期货与鸡蛋期权等上市,利用“期货+保险”保障基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