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可不是一两次和双汇饲料厂打交道了,每年新下来的粮食,俺们村的老少爷们都会托我从老家拉过来卖!”10月18日上午,在漯河市双汇集团下属的饲料厂大门口,36岁的王金庄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其用卡车拉的20多吨玉米正在接受双汇工作人员的取样初检。
王金庄是商水县张明乡西张明村的村民,今年夏秋两季,他已从老家运过来1000多吨玉米和小麦卖给了双汇饲料厂。
。他告诉记者,之所以把粮食从老家运到漯河而没有选择在当地卖掉,是因为双汇对老百姓讲诚信,信誉度高。“人家收粮食,质量好的就是好的,质量不好的就是不好的,不会出现辨别质量错误。”
王金庄所说的“质量错误”,是指在一些地方粮食收购中,会因人为因素将品质好的粮食判定为较次品质,从而压低粮价。“到双汇卖粮食,从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质量好的就会有好价格,对咱老百姓公平公正,俺们心里踏实。”
让王金庄心里更踏实的是,粮食验收合格入库后,所有的粮款在第二天就会打到他的信用卡上,毫厘不差。
王金庄的话在记者接下来的采访中得到了很好的佐证。
在双汇饲料厂大门口,满载玉米的重型卡车一溜排停在路边,不时有卡车从路口驶来,依次排在车队后面。靠近大门口的卡车上,身着橘红色工作服的双汇集团品质检验员正在车上用专用工具抽取粮食样品,送给
门口质检房内的两名工作人员。
“卖粮的农户首先要经过门口的初检,主要检验玉米和小麦的水分、杂质、霉变,初检合格后,卡车才能进到饲料厂内,过磅后到粮库旁卸车。在粮食卸载过程中,还要对粮食进行复验,复验结果是与农户结算的依据。”双汇饲料厂经理邢保利给记者简单介绍了收粮的流程。
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双汇在收购粮食过程中,要经过取样初检、进厂过磅、卸车取样、样品编码、送样、复检、出结果、结算等科学而又严谨的一道道管理程序。
“这样做不仅让农户的粮食有客观、科学的品质鉴定,杜绝人情关或人为压价现象,实现优质优价,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为双汇养殖基地提供优质的饲料,保证产出优质的肉品。”邢保利进而解释道。
在饲料厂厂区内,4个巨大的圆柱形罐体矗立在中央,每个罐的容量为1万吨,再加上旁边的两个小型粮仓,整个饲料厂可以储存粮食4.5万吨,每年消化粮食7.5万吨,是名副其实的“收粮大户”。
“今年秋粮喜获丰收,目前正是农户组织卖粮的季节,双汇饲料厂将敞开大门,以真诚的态度与农户合作,与粮商合作,实现厂农共赢,厂商共赢,让咱老百姓在丰收的季节里收获到更多的喜悦。”邢保利说。
就在记者结束采访时,王金庄高兴地告诉记者,他运来的玉米通过了验收,饲料厂明天就会将5万多元的现金打到他的卡上。“俺们与双汇打交道放心,俺们吃的双汇火腿更放心,人家养猪的饲料粮质量都整得这么精细,生产出的肉能不放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