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县畜牧局召开了全县夏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工作会议。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市夏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文件精神,分析我县夏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形势,活疫苗应用和安排部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补免等工作,会上传达了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县畜牧局制定了《2012年下半年光山县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工作方案》。
会议要求,对全县所有应免猪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从即日起至7月20日,组织防疫队伍,集中力量,全面突击,集中免疫;各乡镇(办事处)每周五将本周免疫工作进展情况报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会上指出,由于近几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的发生,导致目前自然界猪蓝耳病野毒仍会大量长期存在;同时,猪蓝耳病易发的高热高湿季节已经来临;再者,目前我县猪蓝耳病免疫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这些情况和问题都将会对我县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并构成严重威胁。
会议要求就当前我县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严格疫苗管理。完善疫苗订购、发放程序和手续,切实加强疫苗冷链体系建设,按照规定的条件,运输、保存和使用疫苗,健全疫苗出、入库台账。二是严格免疫程序。按照《2011年河南省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规定,严格免疫程序和疫苗使用种类,突出做好本次加强免疫。三是加强生猪养殖小区(场、户)的综合防控工作。生猪规模养殖小区(场、户)要健全免疫、卫生消毒、病死畜禽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防疫制度,规范养殖行为,提高防控水平。生猪规模养殖小区(场、户)要实行封闭管理,禁止收购畜禽及产品等闲杂人员进入。在高温季节要加强防暑降温和消毒灭源工作。四是加强检疫监管。加强动物卫生监管,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强化生猪调运、交易和屠宰等环节的执法监督工作,强化免疫标识管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检疫证明时,应严格核查调运猪只免疫情况。严格对病死猪采取“四不准一处理”处置措施,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死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运输、加工、经营病死猪及其产品,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加强流通环节监管,坚决防止疫情跨区域扩散蔓延。五是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进一步严格加强疫情报告制度,要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纳入疫情快报范围。同时,加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力度,做好预警预报工作,及时发现疫情,消除疫情隐患。六是县动物疫控中心技术人员深入到所包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延伸至村级动物防疫员(疫情观察员)、规模养猪场(户),使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技术和猪蓝耳病活疫苗临床应用深入、普及到基层,并进行免疫效果跟踪调查和抗体监测,发现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不达标及时督促补免。七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切实落实免疫责任制,县畜牧局将抽调相关人员组成督查组,定期进行督促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