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肉业网分析师何中华介绍,若将全国性和区域性猪肉品牌统计在内,品牌肉约占40%左右的市场份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品牌猪肉的成长空间还很大。
合作社打品牌首选土猪
猪肉好吃不好吃,关键在品种。2013年上半年猪价连续低迷,“土猪热”却丝毫不减。如果冠上土猪的名字,就会比市场上的肉贵几块钱。有不少合作社发现了这一商机,四会市欣然养猪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
“香嫩爽”养猪基地位于一座海拔500米左右的山上,大约900亩,除了小部分被猪场覆盖外,其余地方都被野草和牧草覆盖,小溪和小型瀑布从山顶流下,这个养殖基地俨然一个“世外桃源”。
据介绍,养殖基地内的猪只全部采用放养方式,周边种植的牧草则是饲料的一部分。“养殖的土猪是黑珍珠和杜洛克、长白杂交后代,严格来说叫‘土杂猪’,一半喂饲料,一半喂青草,饲养10个月以上才出栏,这样才能做到口味与良种猪不同,嚼劲和风味十足”,四会市欣然养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廖国安告诉农财宝典记者,目前“香嫩爽”在四会已有三家专营店,每家店每天能卖一头猪,店面都挂有明显的品牌标识,还循环播放宣传片。
据了解,进行土猪肉品牌探索的合作社不在少数。海南省海口市五岳腾飞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发出“家庭标准化养黑猪收购价每头增收50元”的信息后,海口及邻近市县目前已有上百户农户加入该合作社,一家种猪育种公司、一家牧业有限公司、农业科技110服务站及海南家庭标准化养猪模式推广项目方也加入到该合作社,一起打造海南黑猪品牌。该合作社理事长罗永松还为每一头猪在仔猪阶段就办理了身份证,并且都有详细喂养记录,发现问题可以追溯到具体责任人。目前海南黑猪肉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名声远扬。
这种土猪肉的差异化营销模式,体现了企业差异化经营思路。一些生产生猪的中小型企业,因为规模上不去,无法与大型企业竞争。他们便专门饲养我国地方的传统猪种,通过这种特色化经营,以满足特殊消费群体的需要,拉开价格差距,以赚取较高的利润。这种按照自然生长规律饲养的“土猪”生长周期长,成本高,销售价格自然也高,消费量不会太大。目前,国内还没有“土猪肉”所占市场的比例的权威数字。但据估计,“土猪肉”约在5%左右,最大不会超过10%.
搞品牌销售渠道先行
目前大多数生猪养殖合作社都希望将社员的生猪统一售卖,其中有不少也希望向品牌肉的方向发展,农民养猪合作社搞品牌肉,到底适不适合?
何中华认为,合作社做品牌肉要依托一些大型的猪肉加工企业,目前国内品牌肉主要有双汇、雨润、金锣及其他区域性品牌。但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为后盾的双汇等品牌肉并没有推出高价肉,而是建立以良种猪为基础的品牌。
他分析,合作社的资金实力和模式离真正意义上的品牌肉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搞品牌肉的都是具有超强资本实力的企业,这些企业拥有完整的收购、加工、销售等渠道,在市场上也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而农民合作社缺资金、缺渠道、缺经验,不适合单独搞品牌。”
不过,依附于这些品牌,养猪专业合作社也有一定的空间。何中华认为,通过与大型品牌合作,实现定点供应,养猪合作社可以实现小程度的生猪产品增值。“不能做大品牌,可以成为大型品牌的基地。”
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建立小众区域品牌,比如养土猪、卖土猪肉,目前中国的土猪品种超过70种,这倒是为不少合作社提供了机会。“目前小众土猪品牌搞得比较成功的应该是壹号土猪,但壹号土猪的模式与合作社品牌模式有根本上的差异。壹号土猪是先建立销售渠道后做生产,而大部分合作社目前拥有的只有生产渠道,还没有销售渠道。”何中华说。合作社的优势在于生产,可以与专业的销售以及品牌团队合作打造品牌。
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合作经济学系主任王勇表示,合作社推广品牌肉要有两个‘法宝’,一是要有专业的认证(比如无公害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等);二是要有自有注册品牌。“有了这两个‘法宝’,再进行合适的包装,合作社品牌肉离声名远扬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