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副主席钱智在9月12日召开的自治区农民增收分析会上表示,后期如果不出大的意外,2013年自治区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的目标有望实现。这也将是自治区农民连续两年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收入继续保持高增长
2013年上半年,自治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民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劳务收入、非农产业收入所占比例逐年增大,贫困地区农民增收明显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各地各部门和农牧民群众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对增收致富的前景信心十足。
2013年自治区粮食有望连续六年增产,再创历史新高,棉花产量有望突破350万吨;优质林果种植面积突破2000万亩,预计果品产量超过800万吨;各级财政落实肉牛肉羊生产扶持资金超过10亿元,仅上半年开工新建的肉羊养殖场有400多个,接近上年总量……钱智说,良好的农业生产形势,有力地支撑了农民增收。
另外,2013年上半年,自治区农民人均政策转移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30%以上。也就是说,各类政策补助让自治区农民人均直接受益1446元,人均增收额超过300元。再加上2013年上半年,自治区农民外出劳务收入55.9亿元,人均工资性收入600余元,这也是自治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增收呈“三大一低”态势
目前,自治区已经形成的粮食、棉花、特色林果业、畜牧业和区域性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六大产业”不断优化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经营加快发展,产品市场开拓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将继续有力支撑农民收入增加。
但自治区农民收入与全国相比还存在着“三大一低”的现状。“三大”:一是,自治区农民收入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大,2012年相差1523元;二是,自治区农业内部挖潜难度在增大,农业发展面临着水土资源约束在加剧、市场风险控制难度在加大、生产成本在持续走高等因素制约;三是,区域性农民收入差距大,2012年南疆三地州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自治区平均水平低2629元。
“一低”表现为,自治区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低。2012年自治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仅为14.7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8.7个百分点,在西部各省市中也处于末位。农民工资性收入低也是自治区农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大的主要原因。
此外,当前自治区农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不适应也跟不上市场多样化、精细化的需求;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不适应农民多渠道扩大就业的需求;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不适应市场竞争需求等都是阻挡自治区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难题。
构筑农民持续增收机制
“2013年上半年,自治区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达到357.1亿元,同比增长17.2%。实践证明,通过农业内部抓提质增效,仍然是自治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钱智说到。
目前,自治区林果面积已经超过2000万亩,设施农业规模也超过100万亩,普遍存在有机肥施用不足的问题,影响到生态农业发展。自治区党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促进肉羊肉牛生产发展和提高饲草料生产保障能力的政策措施,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循环农业、有机农业,促进农业、林业和畜牧业三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而针对自治区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仅为53.4%,远远低于全国150%的平均水平,自治区要求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环境,吸引一批有实力的商家投资农产品加工业,形成集群效应;针对农产品产量不断扩大,自治区又提出要抓好农产品市场开拓营销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扩大农产品外销规模。
2013年,自治区将力争农民人均工资性增收占农民增收额的40%以上,通过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劳务输出协调机制等,多渠道扩大农民劳务创收渠道。同时,自治区还将加快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强化农民针对性技能培训,激发农民自主增收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