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肉的人嫌肉贵,养殖户、批发商对于这个行情也有话说。前段时间持续的罕见高温,和肉价上涨脱不了关系。
体重不达标 半数生猪推迟上市
看着猪肉蹭蹭上涨,很多养殖场却只有干着急,“恨猪不长肉”。高温影响了猪的胃口,到了180天的养殖期体重却没达标,这很大程度上是持续高温留下的后遗征。
萧山围垦农场,浙江惠丰养殖有限公司其中一处养殖基地也在这里,年出栏数7.5万头。“前段时间太热了,猪吃不下,睡不好,身上不长膘。”该养殖场负责人沈总说,还好这两天凉快,稍微能补点回来。
母猪产崽少 仔猪营养不良影响发育
据统计,杭州万头以上生猪养猪场主要集中在萧山,有40多个。
萧山养殖协会会长相关人士表示,这次罕见高温干旱天气,母猪难产概率增加,出生仔猪数目下降。粗略估计,养猪场减产20%左右,因中暑死亡的概率也增加了1%~2%。
七八月份生下的猪仔会在春节前后上市,仔猪减少外加推迟出栏期,养殖场老板判断:那时的市场行情或许会飙一下。
今年以来肉价小涨 春节前或再现一个高点
省商务厅调节处每个月会监测肉价走势。上半年肉价冲高下跌回升阶段,低点出现是5月份,当时生猪收购价只有12.8/公斤。
到了7月份,全省生猪屠宰量略有下降,环比下降4.8%.调节处相关负责人说,一方面可反映养殖户的心态,存栏意愿不是很强,同时也和高温天气有一定关系。那时生猪收购价最高点14.56元/公斤,白条肉批发价19.61元/公斤。
进入8月,肉价淡季不淡,价格继续冲高,高点出现在8月中下旬,白条肉批发价21.7元/公斤。这几天高位稍有点回落。
调节处相关负责人的初步判断,接下去肉价继续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因为前段时间有大幅回升过程。一来天气凉快肉类需求增加,二来养猪成本也随饲料玉米批发价上涨有所上涨。
浙江省肉类供应以本地猪为主,自给率超过70%,因为规模化程度高,浙江省的毛猪收购价和白条肉批发价都处在全国中等靠后位置。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屠宰场有300多家,年屠宰量1453万头。
杭州肉类行业协会相关人士说,肉价有阶段性行情,一般中秋前会有一波行情,中秋过后会稍稍回落,春季前一两个月会再度上涨,元宵过后又会回落。今年高温部分养殖场减产,影响可能在春节前叠加,具体幅度现在还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