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pmpc.cn/file/upload/202112/07/16-14-00-42-1.gif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动态 » 正文

肉制品案反映农业产业化不足

2013-05-07      来源:长江日报    
 
内容摘要:日前,公安部公布了各地公安机关在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中侦破的十起打击肉制品犯罪典型案例。问题之严重,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心理上的巨大冲击,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肉制品监管方面的漏洞。
  日前,公安部公布了各地公安机关在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中侦破的十起打击肉制品犯罪典型案例。问题之严重,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心理上的巨大冲击,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肉制品监管方面的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这十起案件中,除一例案件主体为地方食品公司外,其他均为个体在肉制品销售或制售环节从事不法行为,即俗称的黑窝点、黑作坊。事实上,为维护食品安全,后者一直是各地的重点打击对象,但由于其数量较大、隐蔽性较强等特点,问题始终未能彻底解决。
  不难发现,国内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一直存在高度分散的问题。黄浦江“浮猪事件”向上追溯,根源是养殖户分散;问题猪揪出问题饲料,暴露饲料生产的分散。此外,屠宰、加工、消费等环节,同样以分散化为特征。
  一方面,高度分散会对监管造成实际困难,另一方面,过多过杂本身就更利于粗制滥造的产生,一旦与恶性竞争叠加,后果会更为严重。
  回过头看肉制品黑作坊,其实是上述问题的一个“支流性”呈现。更大的问题是,下游的消费市场还没有对此深究。具体说来,虽然对问题肉心有忌惮,但缺乏品牌意识,以及肉制品品牌的缺乏,使得大部分人还是在为这些肉买单。毕竟,连到菜市场采购,或者下餐馆吃饭,都得亲力亲为过问肉从哪来,的确不是件容易事。
  并不是说规模经营就一定保质保量,此前也有过大品牌曝出的质量问题。然而,必须承认,维护品牌形象的要求、生产高度集中、利于监管等优势,决定了品牌企业会有更强的责任意识,其产品会相对优质。同时,这样的集中化、品牌化生产也会倒逼饲料、养殖等其他环节质量的提升。至于大品牌出现的问题,实为产品质量整体低下,劣币良币竞逐之下的恶性后果。而黑作坊,则是不良市场里最极端的示范。
  有一种观点认为,大量散户是市场自主逐利的正常表现,随着市场趋于成熟,大部分散户终究会因质量、成本等因素自然退出市场。然而,食品安全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即使付出足够的时间成本,最后能等到大浪淘沙的结局,但也付出了过多的、食用非安全食品的代价。
  为什么农业各领域的大企业远少于工业等其他领域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业所处的地位。农业反哺工业的结果,既表现为涉农政策、补贴有限,也体现于市场引导、产业培育的不足。
  就肉制品而言,自计划经济结束,各地肉联厂走向落寞,具有流通优势,应充分承担热鲜、冷鲜肉供应的各地肉类品牌却未能取而代之地崛起,这与经济发展物质需求不断提高的国家“富态”化的高度不匹配,其中原因,需要深思。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监管,需要法律,但最终要靠农业产业化、要靠市场的充分发育、市场道德的培育提升。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4711
 
关注"肉食界"微信公众号
专注肉类纵横资源,服务于肉类全产业链的信息“复兴号”
[ ]  [ 打印 ]  [ 投稿 ]  [ 关闭 ]  [ 评论 ]  [ 返回顶部
 
 
免责与声明:

1. 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肉类机械网”,或与本网联系,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本网转载编辑的内容,版权由原作者或资料提供方所拥有,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15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作出回应或删除相关内容并致歉!

4. 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谨防上当受骗!

5. 投稿与合作热线:010-88133989, E-mail:info@mpmpc.org


 
 
 
热点推荐
新闻排行
 
×关闭
http://www.xinglongjixie.com/
×关闭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2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