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国肉类工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在国计民生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市场地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购买力的增强,肉类市场需求呈现了多样化发展趋势,消费结构也进一步升级和优化。2011年,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9303.475亿元,肉类食品生产和消费总量的持续增长,加速了肉类食品的工业化、现代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市场的需求和行业组织的引导强有力的推动了先进肉类加工机械的应用与发展,促使我国肉类加工机械制造业逐步进入向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创新发展的轨道。
发展历程和技术进步
我国肉类加工机械的发展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处于恢复阶段,肉类供应采取的是票证供应方式,肉源匮乏且肉制品质量差、价格高。50年代新建的部分肉类联合加工厂,只是增设了简单的吊轨、手持麻电器、刮毛机、劈半电锯等设备,仅向半机械化迈进了一步。当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购买力极弱,同时受左倾思潮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设备的改进无从谈起。直到70年代后期,通过大搞技术革新,以企业自行研制为主,又改进了一些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先后试制成功了生猪麻电机、悬挂运输机、摇烫机、剥皮机、桥式劈半机、打毛机、输送机等。使大中型肉类联合加工厂大都采用了屠宰加工自动轨道流水生产线,基本实现了相对的机械化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推动了肉类工业的发展。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加快了消化吸收和技术改造步伐。据不完全统计,到20世纪末,我国从德国、丹麦、瑞士、日本、美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先后引进了高、低温火腿肠生产线700多条,引进1000多台灌肠机、200多条畜、禽屠宰线,上万台斩拌机、盐水注射机、乳化机、连续自动真空包装机等先进肉类加工机械。从而将我国肉类屠宰加工技术水平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生产能力、生产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在许多工艺方面已逐步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国民经济开始步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消费能力的增强,拉动了肉类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品质化和功能化发展趋势,肉类加工机械制造业也开始了跨越式发展。国产肉类加工机械在“十一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自主研发的装备水平与国际差距缩小;屠宰自动化生产线、肉类食品冷加工等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了重大跨越,从长期依赖进口转变为基本实现自主化并成套出口。
2005年底,国家唯一认可的肉类加工机械专业化管理组织——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肉类加工机械专业委员会成立。在市场需求和行业组织的引导下,我国肉类加工机械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和创新研发投入加大;标准化建设进程加快;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密切而频繁;肉类加工机械制造业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和改善,企业规模和产品质量性能大幅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了显著的提升。我国肉类加工机械制造业开始形成了向标准化、专业化、安全节能和创新优质的发展新格局。
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屠宰和深加工设备,如:二氧化碳致昏技术、蒸汽烫毛隧道技术、生猪自动劈半技术、自动化家禽称重分级和掏膛技术、全自动连续拉伸真空(气调)包装技术、全自动真空定量灌装技术、大型真空制冷滚揉及斩拌技术、调理成型技术、节能环保蒸熏技术、连续自动化杀菌技术等等,在技术、性能等各方面均已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国产化的家禽屠宰生产线已实现12000只/小时产能的技术突破,生猪屠宰线已达到600头/小时的加工技术能力,已基本实现替代进口并出口到国际市场。部分关键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肉类工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必要的装备技术基础。
【未完待续(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点击查看续】
【未完待续(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点击查看续】
本站编辑:王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