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以来我省生猪市场运行特点
1.1生猪收购价格小幅下降。1-3月,据典调全省51户屠宰企业生猪收购价格数据显示,我省生猪收购价格呈现持续下行走势。平均收购价格从1月7日的16.61元/公斤下降到3月25日的12.51元/公斤,降幅达24.68%(如图1)。与去年同期(2012年3月25日)15.79元/公斤相比,目前价格同比下降20.77%。(如图1)

时间
|
1月7日
|
1月14日
|
1月21日
|
1月28日
|
2月4日
|
2月11日
|
2月18日
|
2月25日
|
3月4日
|
3月11日
|
3月18日
|
3月25日
|
价格
|
16.61
|
16.95
|
16.67
|
16.41
|
16.08
|
15.03
|
14.42
|
14.27
|
14.04
|
13.18
|
12.73
|
12.51
|
图1 全省典调生猪企业收购价格(元/ kg)变化情况周报表数据走势
1.2白条猪肉价格小幅下降。1-3月,白条猪肉批发价从1月7日的22.12元/公斤下降到3月25日的17.12元/公斤,降幅为22.6%(如图2)。从生猪收购价格走势图和白条猪价格走势图的对比可以看出,两者涨跌基本是同步。

时间
|
1月7日
|
1月14日
|
1月21日
|
1月28日
|
2月4日
|
2月11日
|
2月18日
|
2月25日
|
3月4日
|
3月11日
|
3月18日
|
3月25日
|
价格
|
22.12
|
22.32
|
22.4
|
22.15
|
22.03
|
21.68
|
20.61
|
19.74
|
19.64
|
19.55
|
17.89
|
17.12
|
图2 九市(州)生猪白条批发价格(元/ kg)变化情况周报表数据走势
1.3屠宰量有所下滑。典调51户屠宰企业,“周屠宰量”从1月初的周屠宰量108947头下降到3月25日的周屠宰量100130头,下降幅度8.09%。(如图3)。如图所示,除在春节前后受屠宰企业停产、复产及节前市场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屠宰量出现较大波动外,其它时段屠宰量波动变化相对平缓。

时间
|
1月7日
|
1月14日
|
1月21日
|
1月28日
|
2月4日
|
2月11日
|
2月18日
|
2月25日
|
3月4日
|
3月11日
|
3月18日
|
3月25日
|
屠宰量
|
108947
|
147038
|
160426
|
178231
|
204817
|
116258
|
88418
|
97899
|
105042
|
100200
|
98996
|
100130
|
图3 全省典调生猪屠宰量(头)变化情况周报表数据走势
1.4生猪外运数量有所下降。通过对榆树台生猪外运交易市场典调了解到,1月初该市场每周外运生猪42000头下降到3月25日周外运量为20100头,下降52.14%,同比2012年3月同期的周外运量的29640头,上升32.19%。(如图4)

时间
|
1月7日
|
1月14日
|
1月21日
|
1月28日
|
2月4日
|
2月11日
|
2月18日
|
2月25日
|
3月4日
|
3月11日
|
3月18日
|
3月25日
|
外运量
|
42000
|
43000
|
42500
|
42700
|
44000
|
18900
|
22700
|
21500
|
21000
|
16000
|
17000
|
20100
|
图4 榆树台生猪交易市场外运生猪数量(头)变化情况周报表数据走势
1.5生猪养殖利润微薄。目前,我省猪粮比价已由年初的7.3:1降到5.7:1。按照《吉林省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实施细则》的规定,猪粮比价低于5.7:1即处于蓝色预警区域,目前我省生猪价格属于轻度下跌(如图5)。从监测数据来看,1、2月虽然生猪价格持续下行,但始终处于绿色区域内,进入3月猪粮比价低于警戒值,首次进入蓝色(轻度下跌)区域。

图5 吉林省猪粮比价走势图
2、因素分析及预测
一是春节前集中出栏导致季节性市场过剩,是市场生猪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按常规,春节前一般为猪价较高的时期,春节后价格有所回落。因此,一方面是有的养殖户为获取高额利润而将生猪推迟到春节前出栏,据典调,有的养殖户的生猪春节前出栏时已达250至300斤左右,有的甚至达到了300多斤(生猪一般在200斤左右时出栏);另一方面是我省养殖户为避开节后低价期,大部分都选在节前出栏。据省内部分屠宰厂调查,节前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达到上市体重的中型生猪屠宰上市。这一推一提两个因素,大大增加了春节前生猪出栏数量,导致市场供大于求,生猪出栏价格大幅下降,市场猪肉价格也随之下降。二是受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雪天气影响,及南方生猪存栏量大的影响。我省生猪外调数量较平时有所减少。三是市场调控成效显现。鉴于往年春节前市场猪肉价格普遍上涨的局面,今年我省为加大市场调控力度,于春节前夕,及时将省级储备猪肉投放到了全省市场,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市场供应,稳定了猪肉价格。四是受春节后市场消费需求减少影响。一般来说,“元旦”、“春节”期间,因居民消费习惯原因,致使市场需求量较大。但春节过后,消费者家中均有一定的肉品储藏,因而市场需求量减小。同时,中央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一方面治理公款吃喝,提高了廉政之风;另一方面,从客观上也影响了餐饮业及肉品消费量。五是受生猪养殖季节性变化推动了价格进一步下降。进入3月份由于生猪养殖周期性变化,育肥猪的存栏量不断上升,此时的生猪价格、市民购买力正处于低迷时期,收猪业户利用借此机会,不断压价收猪,进一步推动生猪价格下降。
今年二、三季度生猪价格走势预测:目前,由于我省生猪市场季节性过剩现象比较明显,加之消费需求短期内有所减少,同时消费者对肉类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因此,预计我省生猪市场短期内不排除有继续小幅下探的可能,一、二季度生猪价格会出现小幅震荡态势,三季度开始猪价会逐步回升,但不会出现过度上涨现象。全年生猪市场供需将保持总体平衡。一是春节前集中出栏导致季节性市场过剩,是市场生猪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按常规,春节前一般为猪价较高的时期,春节后价格有所回落。因此,一方面是有的养殖户为获取高额利润而将生猪推迟到春节前出栏,据典调,有的养殖户的生猪春节前出栏时已达250至300斤左右,有的甚至达到了300多斤(生猪一般在200斤左右时出栏);另一方面是我省养殖户为避开节后低价期,大部分都选在节前出栏。据省内部分屠宰厂调查,节前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达到上市体重的中型生猪屠宰上市。这一推一提两个因素,大大增加了春节前生猪出栏数量,导致市场供大于求,生猪出栏价格大幅下降,市场猪肉价格也随之下降。二是受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雪天气影响,及南方生猪存栏量大的影响。我省生猪外调数量较平时有所减少。三是市场调控成效显现。鉴于往年春节前市场猪肉价格普遍上涨的局面,今年我省为加大市场调控力度,于春节前夕,及时将省级储备猪肉投放到了全省市场,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市场供应,稳定了猪肉价格。四是受春节后市场消费需求减少影响。一般来说,“元旦”、“春节”期间,因居民消费习惯原因,致使市场需求量较大。但春节过后,消费者家中均有一定的肉品储藏,因而市场需求量减小。同时,中央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一方面治理公款吃喝,提高了廉政之风;另一方面,从客观上也影响了餐饮业及肉品消费量。五是受生猪养殖季节性变化推动了价格进一步下降。进入3月份由于生猪养殖周期性变化,育肥猪的存栏量不断上升,此时的生猪价格、市民购买力正处于低迷时期,收猪业户利用借此机会,不断压价收猪,进一步推动生猪价格下降。
3、应对措施
3.1及时启动相应预案,建议及时承储。按照《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和《吉林省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实施细则》的要求,当猪粮比价低于6:1时,商务主管部门一方面及时与省物价局部门联系,在吉林省政府网及时向社会发布生猪市场预警信息,并通过其他媒体向社会发布。另一方面当猪粮比价连续四周处于6:1—5.5:l之间(蓝色区域)时,将建议启动省级储备肉。同时,要求各市(州)、县(市)商务主管部门做好本地储备肉监管工作,并着手研究实施二级响应的前期准备工作。
3.2加强市场监测和行业调查分析。通过 “吉林省畜禽屠宰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监测,及时掌握生猪及肉类市场波动的形势,增强对生猪市场价格走势预警分析的能力,为政府实时调控,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发挥吉林省肉类协会作用,为企业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规避行业风险,合理规划企业未来提供服务。
3.3依法开展畜禽屠宰管理工作。一方面,依法开展生猪屠宰厂资格审核清理工作。各级商务部门对去年审核清理合格的屠宰企业加强监管,对延期整改企业进行督查检查,尽快整改达标。另一方面,依法开展打击私屠滥宰、“注水肉”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各级商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采取集中整治,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生产“注水肉”黑窝点,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查处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