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本应是天大的事儿。如今,食品安全真的让人不放心。猪肉是我们最常消费的品种,读者常常会问,会不会有病死猪流入市场?而普通消费者,又该掌握哪些技能避免买到病死猪肉?带着诸多疑问,走访了有关专家。
定点屠宰:
市内销售肉品全部来自正规企业
“死猪肯定是进不了屠宰厂的。”大连棒棰岛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肉联厂的负责人说,“市场里销售的生肉,肯定没有死猪肉。”市养猪协会的会长彭福君也表示,我市施行生猪定点屠宰,死猪肉,不管是病死还是暴死,它们的生肉制品,都不可能流进市场。
也有人担心会有农村小作坊里处理的猪肉被拉到城市里卖,而那些小作坊难以监管。但据了解,目前,大连市对各个定点屠宰厂(点)实行肉品划区销售,按照这一规定,市级定点屠宰厂凭两证(检疫证、肉品品质检验证)方可进入市内四区销售;乡镇屠宰点出厂肉品,只可在本乡镇区域内销售,不准进入市内销售。所以,至少可以这样说,市内销售的生肉制品都来自正规的定点屠宰企业。
据介绍,大连市已先后建立了58个定点屠宰厂(点),其中市级定点屠宰厂11个、乡镇定点屠宰点47个,年屠宰量达130万头。目前,本市生猪定点屠宰厂(点)已由过去的58家减少到36家,并将做进一步地审核清理,计划压缩至30家。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及保证肉品安全,目前大连市已原则上停止对新办屠宰企业的审批。
养殖过程中,难免出现死猪现象。
据专业人士介绍,死猪的比例一般为3%,这里不光有病死的,也有不明原因“暴死”的。“比如有的猪气性大,”肉联场的负责人说,“特别是大型养猪厂里的猪,遇到环境变化,容易出现暴死的现象,有些猪,拉到肉联场的圈里就开始暴躁,我们就要尽快屠宰,否则不一会就自己把自己"气"死了。”
对于死猪,养猪厂被要求做无害化处理。据业内人士介绍,一般是采取焚烧和深埋的方法。但是由于建焚烧炉的投入比较大,一个中型养猪厂建一座焚烧炉要投入3万元,所以小企业和散养户基本无法采用焚烧的方法。至于深埋,顾名思义就是挖个深坑埋掉。
宰中检疫:
还要再挨21刀
进入屠宰厂的猪,也要经过严格的检疫。在经过入场观察和留置观察两个环节,挑出注水猪之后,被宰的生猪还要挨上21刀。
“宰杀后的每头猪都要进行严格的宰中检疫,包括鄂下、后丘等7个部位,检疫人员一共会割下21刀,以检验有没有囊肿、弦毛虫等多种病疫。”肉联场的负责人介绍说。在此之后,还要按照7%的比例进行瘦肉精的检验,据介绍,自从开始进行此项检验以来,还没发现被送来屠宰的生猪的肉里含有瘦肉精的成分。
“自从肉联场开始营业以来,我们屠宰了五六百万头生猪,”肉联场的负责人介绍说,“其中2万多头被检疫出问题,这些问题猪当中,有一半以上是心、肝、肺等内脏问题,所以喜欢吃下水的人,更要注意这些下水的来源。”
经过了检验检疫这一关,被一劈两半的猪肉瓣子就会被送到冷库里进行预冷排酸。所谓排酸,就是让热鲜肉在0至4摄氏度的温度下,放置12到24个小时。经过排酸,使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肉毒梭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不再分泌毒素,肉中的酶发生作用,将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同时排空血液及占体重18%~20%的体液,从而减少了有害物质的含量。经过这一道道严格的程序,猪肉才能进入市场销售。
有备无患:
五招识破病死猪肉
尽管安全有保证,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掌握一点识别病死猪肉的小技巧有备无患。据业内人士介绍,首先要看猪肉身上是否有蓝色的检验检疫章,不要购买来历不明的猪肉。当然,有些时候盖着章的那块已经被买走了,那就要试试下面这五招了。
一是看表皮:
健康猪肉表皮无任何斑痕;病死猪肉表皮上常有紫色出血斑点,甚至出现暗红色弥漫性出血,也有的会出现红色或黄色隆起疹块。
二是闻气味:
新鲜猪肉具有鲜猪肉正常的气味;病死猪肉不论在肉的表层还是深层均有血腥味、腐臭味及其他异味。
三是看弹性:
新鲜猪肉质地紧密富有弹性,用手指按压凹陷后会立即复原;病死猪肉由于自身被分解严重,组织失去原有的弹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腐烂,用指头按压后凹陷,不但不能复原,有时手指还可以把肉刺穿。
四是看脂肪:
新鲜猪肉脂肪呈白色或乳白色,有光泽;病死猪肉的脂肪呈红色、黄色或绿色等异常色泽。
五是看肌肉:
健康猪的瘦肉一般为红色或淡红色,光泽鲜艳,很少有液体流出;病死猪肉颜色发红发紫,无光泽,挤压时有暗红色的血汁渗出。
病死猪肉可以这样识别
A、病死猪肉表皮上常有紫色出血斑点
B、病死猪肉有血腥味、腐臭味及其他异味
C、组织失去原有的弹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腐烂
D、病死猪肉的脂肪呈红色、黄色或绿色
E、病死猪肉颜色发红发紫,无光泽,挤压时有暗红色的血汁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