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5698
 
http://www.cdhaike.cn
http://www.mpmpc.cn/file/upload/202112/07/16-14-00-42-1.gif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养殖 » 正文

“土猪”实为本地猪种

2013-01-14      来源:中国肉类机械网    
 
内容摘要:春节临近,又到了猪肉等肉食品热销的时节。在需求陡然上升的情况下,消费者很容易被市场热捧的诸多概念所迷惑。
  春节临近,又到了猪肉等肉食品热销的时节。在需求陡然上升的情况下,消费者很容易被市场热捧的诸多概念所迷惑。比如,近两年被商家热捧的土猪,就很容易让消费者乱花渐欲迷人眼,难以分辨真假而上当受骗。
  近年来受瘦肉精、私宰肉等负面消息的影响,土猪肉被商家高调宣传成原生态”“安全”“高营养的猪肉,成了绿色、安全、营养的代名词。土猪一时奇货可居,在价格大大高于普通猪肉的情况下,销量仍然高速增长。普通猪肉档口,一斤瘦肉才15元,土猪一斤瘦肉动辄就要 25~30元甚至更高。
  而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在广州市场上,超市中标榜的土猪在猪肉中的占比高达50%,即使是一般农贸市场也达到10%~20%,而在2006年,其占比只有1%不到。其土猪品牌也是鱼龙混杂,名目繁多,如壹号土猪、东升牌土猪、安康走地猪、穗香猪、黑加宝黑土猪、山黑牌有机猪、湛江土猪、博白土猪肉三江黑猪环江黑猪城乡土杂粮猪三江草猪城乡土猪”……
  然而,由于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目前在全国土猪销售市场,面临着乱贴标签、乱标价格、挂羊头卖狗肉等诸多问题,让众多消费者上当受骗,花了高价并没有吃到绿色安全的猪肉。因此,究竟何为土猪?土猪是否就真正是绿色、安全、营养?有必要为消费者澄清概念,还原真相,让大家明白消费。
  土猪败北洋猪
  实际上,在土猪概念遭到热炒的背后,大多数消费者可能不清楚的是,土猪,实际上指的是本地猪种,它仅仅是猪种类的一个概念,其对应的概念是洋猪
  所谓土猪,指的是我国本土猪种,大多属于脂肪型,瘦肉率一般为35%~37%,最高不会超过45%。而与土猪相对应的杜、长、大瘦肉型等洋猪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瘦肉率高。
  中国养猪历史有7000多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大规模的饲养场开始出现。在过去二三十年时间内,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肉食品质由过去的动物脂肪转向动物蛋白的需求土猪猪种由于肥肉率高,经济价值低,同时也因为瘦肉型洋猪显著的经济效益,洋猪逐渐占领我国猪肉市场。
  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院长康相涛介绍说,由于市场的推动,经济效益成为养殖企业的主要目标,因为引进的洋猪体格大、生长快、料肉比高,能为养殖业老板带来丰厚的利润,所以迅速在国内得到普及。
  例如,我国养猪大省河南省年出栏生猪的95%都是引进的洋品种猪,其中以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杂交的杜长大猪为主。河南农大畜牧站站长田亚东博士介绍,这些猪原产地都在美国、丹麦、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一头杜长大猪,5个月就可以生长到100公斤左右,而河南地方土猪则需要两年左右的漫长饲养。
  在此背景下,在土猪与洋猪短短几十年的较量中,土猪全面落败,土猪逐渐被市场淘汰,有些品种甚至面临绝种,例如宁乡花猪,近10年,经由国家对本地猪种的保护政策才得以保存下来。
  据农业部畜牧司巡视员陈伟生介绍,根据2011年开展的全国第二次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我国559个地方畜禽品种中,279个品种的群体数量下降,15个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已经灭绝,55个处于濒危状态,22个品种濒临灭绝。濒危和濒临灭绝品种约占地方畜禽品种总数的14%
  土猪不等于土养
  近两年,市民对猪肉的需求,逐渐由过去补充动物蛋白质的爱吃瘦肉,转变到开始追求肉质风味,传统土猪以其肉质风味优势重新受到市场的青睐。
  生长快的动物,肉质就难以优秀。田亚东博士介绍说,外国引进品种猪肉吃起来口感没有土猪好。
  基于消费者对口感和安全上的追求,各大猪肉销售商也纷纷打出土猪的招牌。肉质鲜美不喂饲料” 喂红薯、青菜和牧草” 山上放养” 出栏时间超过13个月成为描述土猪肉的主要广告语。
  在这样强大的广告宣传和消费者心理作用下,土猪似乎代表了原生态养殖(土养)的猪肉。
  而实际上,土养指的是:喂养纯天然饲料、没有人工添加、放养,其对应的概念是圈养。也即是说,土猪并非就一定是土养的,本地猪也不一定就是土养的,不一定是喂养纯天然饲料,没有人工添加放养的。
  猪肉销售商正是利用了消费者对传统土猪肉质鲜美和安全的信赖,对消费者偷换了概念,让消费者误以为土猪就是土养的猪,就是安全的。实际上,多数土猪也会吃抗生素,也被注射了瘦肉精。
  根据有关媒体报道,很多打着土猪旗号销售的土猪,其即使是本地猪,但在其饲养过程中,仍会大量喂养饲料,且与洋猪所吃的东西95%是相同的,并且还会继续添加添加剂。
  而据农业专家介绍,即使土猪养殖是完全按照喂红薯、青菜和牧草” 山上放养” 出栏时间超过13个月等土养标准养殖的,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红薯青菜和牧草都已经受到了化学肥料的污染,土猪吃了这样的饲料,也会或多或少受到了化学肥料的污染,不可能让土猪完全回到二三十年前真正原生态土猪的状态。
  天价不等于安全
  2011年以来,各类天价猪肉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当中。如不久前沈阳市和平区一家名为黑猪专卖店里,普通猪肉馅达到了50/;肚、肝、腰子、大肠等内脏则为80/;而诸如月牙骨、裙边骨此类整猪身上产量较少的部位竟卖出了158/斤的天价。
  但消费者以如此的高价,却未必就一定能买到真正安全的土猪。而众多品牌店抢占各大超市和肉市场挂羊头卖狗肉,挂个字卖的肉也并非是土猪肉土猪高价的背后,滥竽充数、良莠不齐,七国战乱、标准缺失,最终是让消费者上当受骗,花了高价没有吃到好肉。
  在很多农贸市场,只要挂个招牌普通猪肉就成为土猪肉。有很多品牌,其实就是从农贸市场购买质量相对好点的猪,然后挂个牌子摇身变成了品牌土猪肉,以便卖个好价钱。广西柳州一家农贸市场的负责人士介绍说。
  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也十分普遍。这是因为,市场上的土猪无统一标准,导致猪到底土不土全凭商家说了算。
  在一些无良商户鱼目混杂大规模的宣传攻势下,似乎土猪真的已经回归到老百姓的餐桌了。而实际上,真正的土猪,要回归市场还是十分困难的。这是因为目前猪肉市场对土猪的推广很不利:首先是销售渠道,超市内的猪肉划分是按部位,比如后腿、二刀,没有按照种类分,更没有按照可溯源体系分。总体来说,分类体系是粗糙的,各种猪肉没有分档定级,导致特色品种市场空间狭小。
  其次的原因是,市场配套不完善,对养殖起着服务和引导作用的生猪合约,在设计交割标准时没有考虑到土猪的特性。例如,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生猪交割质量标准有两条:活体重90-110kg;活体背膘厚2.5cm。上述标准的特点是以背膘厚度对生猪论质,控制生猪的瘦肉率,迎合大众消费趋势,保证交割后的经济价值。
  而根据畜牧部门公布的土猪正常生理指标,这些猪膘厚身轻,与交易所的标准格格不入。比如内江猪的出槽重多在75kg左右,膘厚3.8厘米左右;金华猪一般在70公斤左右时屠宰,膘厚在3.4~3.8厘米之间;荣昌猪一般在80~90kg时屠宰,膘厚约为4.9厘米;四川地区灌制香肠用的成华猪背膘厚度4.16厘米。
  在过去,需求结构引导养殖户的品种选择;现在,规模养殖户的养殖取向固化了市场结构。现在很多加工推广土猪产品的企业,不得不自建销售渠道。
  消费者呼唤土猪的回归,实质是呼唤健康绿色的养殖模式。消费者喜欢土猪,是内心寄望餐桌上的猪肉,不管是土猪还是洋猪,都是自然而然长肉、自然而然出栏的猪,自然而然肥、自然而然瘦的猪,而不是吃违禁添加剂长大的猪。
  我们应该明确,土猪,有吃土饲料的,也有吃人工饲料和抗生素的;洋猪,有吃土饲料的,也有吃人工饲料和抗生素的。土猪不等于土养,所以土猪不等于安全的猪。
  我们希望,消费者只有彻底了解清楚,所买的猪是土养的还是人工饲料的,才能够清楚区分它的质量好坏。而不是因为土猪这个种类,就盲目追逐。否则,最终自己将会吃亏上当。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4711
 
关注"肉食界"微信公众号
专注肉类纵横资源,服务于肉类全产业链的信息“复兴号”
关键词: 土猪 养殖
[ ]  [ 打印 ]  [ 投稿 ]  [ 关闭 ]  [ 评论 ]  [ 返回顶部
 
 
版权声明:

1. 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肉类机械网”,或与本网联系,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由原作者或供稿方所拥有,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果转载文章涉及您的合法权益和版权问题,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进行删除。

4. 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谨防上当受骗!

5. 投稿与合作热线:010-88133989, E-mail:mpmpc@126.com


 
 
 
热点推荐
新闻排行
 
×关闭
http://www.xinglongjixie.com/
×关闭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