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牧原股份首席财务官高曈在接受《中国企业家》的独家专访时表示,我们需要正确看待养猪行业,这个行业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所以,我们并没有在某个节点去做很多特殊部署,而是秉承尊重周期的原则,一直保持自己的节奏。在高点时,确实要谨慎,尤其是在这个行业很赚钱的时候。而在行业低谷期,也不用过分悲观,因为未来会有一定转机。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内功练好。
他表示早在2020年、2021年,我们就已经在调整发展节奏。现在公司在资金、负债和经营上,状态确实跟过去很不一样,是一个很好的状态。“爆炸”是大家看到的业绩结果,猪价在三季度比较高,但更重要的是把成本降下来,这样,无论猪价处于什么状态,我们都可以赚钱,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我们各级管理者待在现场的时间都非常长,今年公司年终大会,回来的人也很少,大多数人还在场里坚守。这也是我们内部的一个特质,就是大家不会去“走形式”,现在是最需要干活的时候,就心无旁骛,落实工作,坚定执行。”他说。
当谈及管理层任免选拔时,他表示牧原的考核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业务能力,比如养猪技术、现场管理,他们对一些技术方案的理解,执行能力怎么样。另一个是组织管理能力,我们今年的管理主题叫“业务管理抓后备,组织管理抓人才”,这个人不光会做事,现场能管事,同时他也要会管人。
“我们的业务负责人需要把这样的团队带好,让大家把猪养好,而且要成为一个有目标,能自己算账,还能够把猪养好的人。所以我们对每个层级的管理者都提出,你不光要会做事,还要会管人,甚至管人更重要,要助人成功。所以,我们会把‘选人’工作看得很重要,标准也会划分得很详细。”他表示,“要把事情做成,一定要先把管理者、把业务负责人选对,要把团队组建好。我们公司内部有句话叫‘养猪先养人’,就是要先把团队培养好,员工齐心协力才能把猪养好。对于生产团队来说也是一样,一定要去选拔合适的人。有目标、有干劲、有能力的人,才能把这个事做成。”
最后,针对企业出海,他认为,高质量出海意味着,你对当地产业或全球产业是否带来了一些正向价值和贡献,如果没有,也不长久。一些中国企业去到某些海外地区后,如果他们没有给当地带来实际效益,也会受到抵制。如果企业要去其他国家发展,首先要尊重那个国家的文化,尊重当地发展战略,要融入当地发展。
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2025年猪价的大部分时间会在成本线以上
?
10月30日,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在“养猪人讲养猪的故事”的活动现场表示,8月份的猪价可能就是全年的高点,9月份以后,猪价呈现出震荡回落的走势,其核心原因就是由于2024年3月份以后,商品仔猪的供应量开始逐渐增长,带动了9月份以后生猪出栏量的增长。从9月份到现在,尽管猪价总体的回落幅度并不是很大,但整体的供需形势相对偏紧。
他表示,2025年整个生猪市场形势应该是比较乐观的,如果整体的疫情防控形势较好的话,2025年的猪价应该绝大部分时间都会在成本线以上。但猪价的走势可能与2024年会有所差异,可能不会出现类似2024年8月份猪价飙升的情况,生猪盈利可能会比较平均。
此外,他还强调,目前有一些信息发布称,“大猪存栏量明显下降,供应紧缺”,这存在一定的炒作成分。二次育肥的养殖户还是要谨慎,不要对年前的猪价上涨高点有过高的预期,且大家要谨慎的看待是否缺猪的观点。
各方发声:动物福利和减抗策略,我们到底要做什么
2024年10月29日~30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亚太区域办公室承办了“2024世界动物福利与可持续农食大会——动物福利与减抗专场”。会上,FAO亚太区动物生产和卫生官员David Sutherland表示,亚太地区是畜牧业使用抗菌素数量最大的地区,使用量正在迅速增加。我们不仅要解决抗药性的问题,也希望提升所有动物的健康和福祉,控制传染病的扩展。要想让动物的福利有所提升,我们需要更好地控制抗卫生药物的耐药性。
荷兰驻华使馆农业参赞Karel van Bommel指出,AMR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意味着我们需要综合性的解决方案。荷兰非常注重AMR这一问题,从2019年起开始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现在已降低了25%。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政府、行业、农业和兽医之间的合作。我们有责任对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进行注册,从而建立一个基准,这对农场以及兽医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爱尔兰农业与食品发展部首席研究主任Laura Boyle表示,降低抗菌剂的使用,主要是通过饲料中的用药降低。我们希望在屠宰之前的两到三周之前,就不再使用抗菌剂。我们希望农场甚至不使用任何抗菌剂,通过贴标签来说明没有使用过任何抗菌剂。我们需要普及教育,让农场关注如何降低抗微生物使用的药物。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高级科学家Hans Spoolder指出,我们在观察动物行为时,需要了解动物是不是生病,是不是需要治疗。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降低后续使用抗菌素的可能性。观察动物,只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就能发现动物行为的异常。Hans Spoolder推荐了《Pig Signals》一书,书中详细介绍了动物的各种行为,以及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
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家禽研究院副院长李冬立认为,决定产业的动物福利有几个关键性的因素:一是品种决定。育种公司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益和利润,更短的时间产出更多的肉,肉鸡生产阶段过度消耗了生长性能,付出了健康的代价。二是产业设施设备。从整个产业来看福利,需要关注农业设施设备,包括智慧农业也是将来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三是技术升级,涵盖了动物营养、疾病防控、饲养管理等关键技术水平的提升,也是整个产业动物福利限制性的因素。“减抗、动物福利和全产业链的价值是完全可以达到平衡的。
最后,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CEO Philip Lymbery指出,全球三分之二的人都会受到药物抗菌性或者耐药性的影响,每年都可能有800万人受到耐药性的影响,尤其是那些集约型的养殖系统以及福利比较低的养殖系统。我们需要政策的一致性,各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应该统一。目前很多替代方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荷兰有些福利协会推出新的标准或新的策略,带来了非常好的变化,尤其能够大幅度实现减抗。英国和欧盟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阻止使用传统的抗菌药物,让动物处于一个比较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