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5698
 
http://www.cdhaike.cn
http://www.mpmpc.cn/file/upload/202112/07/16-14-00-42-1.gif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从依赖进口到走出国门——2024第四届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大会速览

2024-11-05      来源:农民日报    
 
内容摘要:10月23~25日,2024第四届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大会暨白羽肉鸡“中国芯”走向“一带一路”研讨会在京举办。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国畜禽种业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白羽肉鸡、肉牛、生猪、奶牛等专用育种芯片具备国产化替代能力;华西牛打破了我国肉牛主导品种核心种源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市场占有率接近20%;国产白羽肉鸡打破种源100%依赖进口局面,市场占有率超过25%,并走出国门,出口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等国;国产白羽肉鸭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种源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10月23~25日,2024第四届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大会暨白羽肉鸡“中国芯”走向“一带一路”研讨会在京举办。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国畜禽种业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白羽肉鸡、肉牛、生猪、奶牛等专用育种芯片具备国产化替代能力;华西牛打破了我国肉牛主导品种核心种源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市场占有率接近20%;国产白羽肉鸡打破种源100%依赖进口局面,市场占有率超过25%,并走出国门,出口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等国;国产白羽肉鸭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种源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本次会议由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办,以“新动能、新市场、新局面”为主题,旨在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创新和交流,为世界畜禽种业注入新动能,为国内育种企业开辟新空间。来自巴西、伊朗、马来西亚、埃及、老挝、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8个国家共200余名中外代表参加了会议。
  育种技术不断突破
  智能化作用显现
  “良种是畜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畜牧业实现现代化的基石,也是保障国家安全、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秦玉昌在会上表示。
  “通过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过去的10年间,累计收集种猪登记数据达1735.8万头,进行生产性能测定543.6万头,繁殖记录达227万条,有效加快利用了育种大数据驱动种业振兴。”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剑锋介绍说。
  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吴珍芳介绍说,目前生猪种业已经应用了一些智能表型测定技术,例如猪三维表型重构与体尺自动测量、仔猪腹部视频及乳头自动点数系统、顶视角点云图估测母猪体重模型、种猪肢蹄结实度智能检测系统等,这些智能化技术都能更好地完成表型测定,更方便地收集数据。
  “目前数字化育种已经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一定成效,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自动生成配种方案,可以更精确地匹配个体的基因型,对优秀种羊实施精准选配,打通种公羊与核心母羊育种数据连接,无须依赖育种人员经验操作,实现优选优配。”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教授刘永斌认为。
  从传统驯化到分子育种,再到如今的智慧育种,每一次育种方法的进步,都依赖于背后遗传育种理论和生物技术的创新。“到今天,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等生物技术以及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把我们带入了智慧育种的时代。”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数据官、生物技术与数据科学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贾高峰说。
  畜禽种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育种机制的不断创新。秦玉昌介绍,2021年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联盟持续聚集畜牧领域的优势科研力量,强化对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支撑保障作用,推动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联盟实体化运行模式,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肉牛联合育种实体公司,解决了大动物联合育种的机制问题。成立了白羽肉鸡研究中心,建立了创新型公司化平台,实现了跨领域、跨单位、跨团队的集团军作战。构建协同创新机制,聚焦生猪、肉鸭、奶牛等主要畜禽品种,组织32家科研单位和27家生产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协同创新推广服务体系和可复制的技术推广模式。
  良种推广不断加快
  中国品种走向国际
  在核心育种技术不断突破的同时,良种推广也在不断加快。
  以肉牛为例,华西牛具有育肥期日增重高、屠宰率高、净肉率高,环境适应性广、全国分布广的“三高两广”优点,北京联育肉牛育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聪勇介绍,华西牛既适应我国牧区、农区以及北方农牧交错带,也适应南方草山草坡地区,得益于此,华西牛能够很好地在全国推广开来。
  目前华西牛共有15家种公牛站、86个后裔测定场,已完成5批次248头种公牛测定,交换冻精5.07万剂,建立了全国范围的联合后裔测定体系。
  2023年,我国自主培育的华西牛市场占有率已接近20%,育种群体规模达到1.73万头,全国16家种公牛站累计推广种公牛850余头,年推广冻精484万剂,占实际销售冻精数量的19.4%。
  在第四、第五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上,华西牛崭露头角获得标王,最高价达66万元,总成交金额超过2000万元,占两届总拍卖额的57%。这进一步引导肉牛种质逐渐实现优质优价,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落地生“金”。
  不只是肉牛,2023年已累计推广中畜草原白羽肉鸭和中新白羽肉鸭父母代种鸭超过500万只,生产商品代肉鸭约12亿只;国产白羽肉鸡打破种源100%依赖进口局面,市场占有率超过25%。
  与此同时,我国畜禽种业还在积极拓展国际新市场,吹响了种业“中国芯”走向“一带一路”国家的号角。今年8月,17.28万枚“广明2号”白羽肉鸡父母代种蛋顺利运达巴基斯坦,国产肉鸡品种进军国际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近年来包括“广明2号”“圣泽901”和“沃德188”等在内的白羽肉鸡品种纷纷走出国门,出口至巴基斯坦、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强化技术创新
  满足多元需求
  畜禽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赵要风认为,我国畜禽育种在三方面尚有不足:一是育种数据基础方面,育种群与参考群规模小,数据不准确,缺少智能化表型测定系统。二是育种技术方面,种源、关键技术、评估软件等依赖国外,选育性状不全面。三是组织体系方面,缺少第三方数据收集和测定机构,遗传评估和客户使用机制不完善。
  “未来我国畜禽种业发展方向包括培育高效节粮品种、抗病抗逆品种、环境友好品种等,满足市场的品质多元化需求。”赵要风介绍说,在育种技术方面要推进表型测定规模化、智能化技术研发应用,加强基因组选择等共性技术研发,加强良种繁育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干细胞培育等前沿技术理论研究等。
  近年来,联盟成员单位主动融入种业振兴行动大局,全面参与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新收集畜禽资源27万份,新发现帕米尔牦牛等畜禽品种资源34个,抢救性保护樟木牛等一批濒危珍稀资源,初步摸清了资源家底;参与启动实施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生物育种重大项目,育成了中畜草原白羽肉鸭、“广明2号”肉鸡、华西牛等一批标志性的当家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孙坦表示,联盟未来要持续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和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当前以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全基因组选择、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的种业创新,正在向超微观领域快速迈进。联盟应该抢抓机遇,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做好前沿技术研究和长期性、基础性工作。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4711
 
关注"肉食界"微信公众号
专注肉类纵横资源,服务于肉类全产业链的信息“复兴号”
[ ]  [ 打印 ]  [ 投稿 ]  [ 关闭 ]  [ 评论 ]  [ 返回顶部
 
 
版权声明:

1. 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肉类机械网”,或与本网联系,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由原作者或供稿方所拥有,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果转载文章涉及您的合法权益和版权问题,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进行删除。

4. 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谨防上当受骗!

5. 投稿与合作热线:010-88133989, E-mail:mpmpc@126.com


 
 
 
热点推荐
新闻排行
 
×关闭
http://www.xinglongjixie.com/
×关闭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