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再造畜牧生态文明迫在眉睫,建设我国“畜牧生态文明标准”也迫在眉睫。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令畜牧人无比振奋。对于畜牧业,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畜牧生态文明建设,畜牧生态文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畜牧业,而是适合人类发展与畜牧业跟进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复合生态环境。畜牧生态文明是畜牧业在社会生态的承载力载荷内运转的人工再造生态系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面对未来,我们深切感到我国再造畜牧生态文明迫在眉睫,建设我国“畜牧生态文明标准”也迫在眉睫。
真正的生态文明是复生态
在我国,畜牧生态承载力也有了初步研究。但是有一些问题,就是一提生态就想当然地片面地理解生态和畜牧业生态问题。一般认为,生态畜牧业的基本要求与特征是:种养结合、健康养殖、资源循环、环境友好、节约高效。现代畜牧业的本质是种养分离,工厂化养殖,高投入、高产出,就是说生态与现代化是天然的对头。这个矛盾如何解决?不是说生态就生态了,说文明就文明了。
这和我们人类所处的现实是一致的。我们70亿人肯定是不怎么生态的,甚至是反生态的。生态具有自然主义的主体思维方式,其实人类的每一点进步都会和自然发生对抗,这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所以对于人类来讲生态有正负之分,有有理和无理之分,最重要的是有虚实之分。对于生态必须全面看待,客观把握,唯如此我们才会建设真正的生态文明。仅仅有生态,没有文明、没有文化、没有人的主体性,那么回到原始状态、混沌状态不是更加生态?我们一般所讲的只是生态的一小部分,所谓正生态,令人心旷神怡、令人陶醉、令人享受,可是,阳光总在风雨后,地震、洪水、冰天雪地、火山喷发、雷电风暴、病毒细菌都是生态的一部分,这样的生态不是我们所要的,可是这些负生态直接降低了人类的承载力和生产力。生态是中性的,这种中性是复合型的,是酸碱中和的结果。也像阳光一样,纯洁无瑕,但却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复合,真正的生态文明是复生态。
生态本身也是发展变化的。世界上、地球上、宇宙中从没有永恒的生态,而自从人类以人的形态——“人态”独立于世界以来,生态无疑已经被人化了。那些纯粹自然的生态被人类一点一点“人态”,好不好?这很难定论,人定胜天的提出让我们有了希望,可是大自然的报复也让人尝尽了苦头,反复地思考一下,难道人类还吊在树上,吃着野果子就会受到大自然的优待吗?显然,历史从未有过这种记载。大自然给人和动物、植物等生灵的承载力是极为有限的。万物之中,只有人打破了生态的束缚,自己解放了自己,挥动着双手反抗了生态之神的压迫和剥削。
当然,历史就是峰回路转,人类成为了自然的主人之后,就开始了以人为本的生态再造,开始了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不是屈服于自然,而是在认识生态规律之后,对生态的改善和改造,包括人类自身的主动适应。生态文明绝不是对自然的俯首贴耳。与自然的交往中恭顺服从,屈卑驯服的无所作为那只是生态,而不是文明,文明是平等对待,不卑不亢。生态文明是人类充分认识掌握自然规律,尊重、利用和改造、创造自然力
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延续创造条件和环境,努力在一些铁打的必然性里注入人力,从而使人类彻底打破生态的束缚,使人类彻底得到解放,生态文明绝不是让人类甘愿成为自然的寄生虫。
制定各级“畜牧生态文明”标准
畜牧业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人工化,是人为再造文明,是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的碰撞、整合、结合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