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基地建立起来,我们以品种改良、规模养殖、饲草种植等为产业链,加快肉牛品种培育和基础母牛扩繁增量,构建生态循环产业链,让牛产业成为力促村民提质增效、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5月12日,甘肃川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付海兰告诉记者,随着基地配套设施建设的日臻完善,养牛数量的扩容增量,产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夏日时节,群山环抱的张家川县龙山镇苍郁葱茏,显得尤为养眼。走进位于该镇川道上的甘肃川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牛基地,现代化的牛舍干净整洁,“生活”在这里的近3000头引进改良的牛群,住着宽敞的棚舍,悠然自得地吃着富含营养的青贮。记者看到,这些膘肥体壮的牛群体格高大,全身长满健硕的肌肉,尽显牛中之王的霸气。出生不久的牛犊围绕在牛妈妈身边,撒着欢地奔跑,构成一幅和谐温馨的图景。
甘肃川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9年5月成立,是张家川县立足地域和民族特色优势引进的重点项目之一。公司总投资4.81亿元,总占地面积147亩,着力打造的标准化示范养殖场,一期项目建成规模3000头的标准化肉牛良种繁育场1处,项目现已完成并正式运营。二期计划建设一座年产5万吨的有机肥加工厂和一座年产10万吨的饲草料加工厂各一座,后期将建设1座年屠宰量5万头的屠宰加工场和活畜交易市场,年收储能力达3万头以上,覆盖种牛繁育、饲草料种植、饲草料加工等环节的肉牛产业体系。
目前,一期项目2020年3月份投产,已建成繁育牛舍5栋、引进国内外优质基础母牛黑安格斯、夏洛莱、西门塔尔等牛源品种2700余头,用于产育优质肉牛。
“基地现有1800头能繁母牛,每年繁殖1000头以上,出栏率比较高,去年出栏牛犊680头。”该公司技术员温学辉说,龙山镇良好的气候条件种植的饲料很适合牛群的口味,喂养牛群的青贮、干草、精饲料等对促进肉牛肠胃运动、加速肉牛新陈代谢、增强牛群的抵抗力有着很好作用。比如引进的安格斯品种,吃的都是来自大自然的草料,牛群毛色油光黑亮,体态强健丰满、抗病力强、产肉性能好,肉质鲜美,有“肉牛之王”的美称。
近年来,龙山镇大力实施饲草料建设、基础母畜繁育、动物疫病防控和集中育肥加工“四大工程”,推进畜牧、养殖、交易、加工、销售一体发展,全镇畜牧养殖风生水起,产业效益逐年提升。
据了解,目前,养牛基地已引进牛源品种,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联农带农运营模式,带动村集体92个,种植青贮玉米面积3000余亩,年贮饲料1.2万吨左右,去年订单收购青贮玉米3万吨,饲草种植带动农户1500户。
“我们正在进行二期项目建设,在繁育基地配套建成一座年产5万吨的有机肥加工厂,在刘堡镇再建一个占地200多亩的蔬菜产业园和一个3000头规模的肉牛育肥场,让牛产业扩容增量、提质增效,辐射带动周边村民生活‘犇’起来。”付海兰说,张家川县有着悠久的养殖传统,发展畜牧养殖得天独厚。项目整体运营后,将整合全县扶贫配股资金注资到企业,构建起以肉牛养殖为核心、集体饲养、出售的肉牛养殖的全产业链,引领周边及全县农户、养殖专业合作社、走向种养多元化发展模式,实现一养带万户、一业带多业,促进农户共同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