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调整优化畜禽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我省禽业资源优势,着力补齐补强短板弱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全省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按照“规模养殖、产业融合、品牌打造、绿色发展”的思路,加强地方家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大新品种培育,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家禽屠宰加工,壮大一批产加销一体化大型龙头企业,培育家禽产品知名品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家禽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全省禽肉产量达到95.5万吨,禽蛋产量达到75万吨,家禽出栏量达到6.3亿羽;规模化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家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以上;屠宰加工水平显著提升,屠宰加工能力达到3亿羽;家禽育种取得明显成效,力争培育2-3个家禽新品种、新品系;家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禽肉、禽蛋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
《意见》明确,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坚持本品种选育与新品种培育同步推进,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提升种业创新能力,夯实家禽产业发展基础。加强地方家禽遗传资源保护,建立完善保种场、原种场和扩繁场,加大品种选育力度,提升家禽供种能力和性能水平。加强地方家禽遗传资源开发利用,引导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家禽企业开展联合育种攻关,实施家禽遗传改良计划,培育我省家禽新品种、新品系。推进抚州白羽肉鸡繁育基地建设,加快白羽肉鸡研发与育种进程,打造我国高端白羽肉鸡品牌。组织开展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摸清家底,积极推进修水黄羽乌鸡等遗传资源的发掘与鉴定。着力提升南昌、丰城等水禽繁育与孵化基地设施化水平与组织化程度,打造全国知名的水禽苗集散地。
《意见》提出,坚持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深入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大力推广普及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提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设施装备水平。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动物营养、新品种选育、养殖技术、生产设备、产品深加工等技术攻关,强化产业技术支撑能力。因地制宜推广家禽多层平养、“稻—鸭”养殖、蛋鸭笼养、蛋鸭小水系网床养殖、肉鸡大棚散养、肉鹅反季节繁育等特色养殖新模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禽病综合防控,开展家禽种源性疫病净化,切实做好病死家禽无害化处理,将符合条件的病死家禽无害化处理纳入规定的政策性补助范围。开展兽药减量化使用行动,保障家禽及其产品质量安全。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我省优质地方肉鸡与水禽两大优势,按照全产业链进行布局建设,着力打造家禽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家禽产业竞争能力。发挥产业配套优势,打造提升“沿江环湖”水禽优势产区,发展地方鸭、白羽肉鸭、蛋鸭和肉鹅等产业。巩固发展九江、南昌、宜春、赣州、南城等鸡蛋主产区,做大东乡绿壳蛋鸡养殖基地,兼顾发展大中城市鸡蛋生产基地。因地制宜发展肉鸽、鹌鹑等特色养殖。
《意见》明确,大力发展家禽规模养殖,实施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建立完善粪污收集、处理、利用设施,促进粪肥还田利用、农牧结合。着力补齐家禽屠宰加工短板,加快推进集中屠宰、冷链流通、冰鲜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