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玩具是游园活动的奖品吗?零食是给我们吃的吗?”5月29日下午,南宁市秀田小学异常热闹,南宁市工商局又是搭台展示真假商品,又是开展消费知识讲座,又是组织安全消费倡议和签名活动。当天,南宁市工商在该校举办“红盾护蕾”消费维权进校园活动。
“这些‘牛肉条’多少钱一包?市场上的牛肉又是多少钱一斤?”宣传人员在台上展示膨化食品的图片。孩子们一算,似乎明白了——原来他们在学校周边买的写有“牛肉”字样的零食,根本不是真牛肉,5毛钱一包的“牛肉条”是假的。
买零食,要看清生产日期、保质期、QS标志等;买玩具,要看材料、制作、外形等,当心劣质、有毒和易受伤害;消费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马上告诉家长和老师,由家长和老师拨打12315消费维权电话……
除了上述知识,宣传人员还告诉孩子们“感性”消费:零食有怪味,会不会已经过期变质了呢?零食颜色怎么这么鲜艳,会不会是非法添加色素呢?0.5元一包的“烤鸭”,这个食品能有什么营养呢?包装袋都胀气了,还能卖吗?
“工商部门的宣传活动来得太及时了,让孩子们树立了消费安全意识!”秀田小学副校长韦艳蓉说。
另讯 29日上午,南宁市工商局江南分局及福建工商所的执法人员,在南宁十中附近向市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并对星光西二里道路两边的商店进行突击检查。
在其中一家小商店里,执法人员发现摆卖着售价1角的“快乐小叮当”、“好滋味”牛肉丝等食品包装上没标明生产日期。而售价为5角的“酒鬼牛肉”临近过期依然在售。过后,工商人员要求店主立即将这两类食品下架,并对类似的不合格食品进行清理。
同时,执法人员提醒家长对孩子购买小食品给予一些指导:售价在1元以下的小食品包装一般较花哨,存在的安全问题也较多,告诫孩子谨慎购买。江南工商分局经检大队大队长蔡稳徽表示,下一步工商人员将走进学校课堂,给学生讲授食品安全知识。
据了解,5月25日至6月30日期间,南宁工商部门将重点把关学校内部及周边的商店(超市、小卖店、食杂店),开展为期一个月“红盾护蕾”专项整治行动。并把粮油及米面制品、奶制品、豆制品、熟肉制品、膨化食品、饮料等作为重点监管品种。此外,还加强校园周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