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菜市场买块肉,称重付款后会自动打出一张小票,上面不仅标有商品名称、单价、重量、金额、摊位号等,还有一串条形码。在菜市场的肉类蔬菜追溯查询机上输入条形码数字,哪个屠宰厂屠宰的,哪个批发市场批发的,批到哪个农贸市场,你所买肉的摊位名称都将一一显示。这一幕有望于年底在省会实现。
记者昨日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我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中心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力争今年年底投入试运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民生工程,专门制定了实施计划方案,以屠宰、批发、零售为重点环节,以完善追溯信息链条为重点内容,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做到购销台账、结算的电子化,做到肉类蔬菜“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追溯链条覆盖全部流通环节
建立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可以让消费者在市场上买的蔬菜和猪肉都能追溯查询其经历的屠宰和流通环节。
据承建中心平台建设的东软集团项目经理张钦强介绍,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除了将建设市级中心平台外,还有生猪屠宰、批发市场、菜市场、超市等多个追溯子系统。
市级中心平台将汇总全市各类经营主体信息和追溯信息,作为全市追溯信息的管理中心和日常运行的指挥调度中心,其他子系统都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将各类信息上传到市级中心平台。
“以猪肉为例,在列入试点单位的屠宰企业,每一批猪肉的生猪产地、屠宰、检疫、质检结果等信息都将存储在一张IC卡上,前来进货的批发商也有一张类似的IC卡。双方在屠宰厂内实行刷卡交易,确保每一批猪肉的信息,包括屠宰批次、检疫检验、经营者等溯源信息都能够传输到下一流通环节并上传到市级中心平台。”市商务局整规办秘书长刘彬说,之后,猪肉就进入批发市场。批发商和零售商进行交易时,同样要使用IC卡,确保交易信息录入到市级中心平台。
猪肉进入零售市场实施入场登记,登记信息以及销售情况等数据会通过溯源电子秤、市场节点服务器上传至市级中心平台,菜市场同时提供带有追溯信息的销售小票。
“这条质量安全追溯链条,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经营者诚信经营的责任意识,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进一步促进食品安全工作。”市商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20位条形码可以查“身份”
记者到位于新华区的英华菜市场试点,现场感受了追溯平台的操作流程。
在试点的标准化菜市场,每个试点猪肉摊户都装备一台专用的“溯源秤”,该秤与终端数据中心相连接。消费者购买猪肉,就会打印出一张类似超市购物单的小票。记者看到,小票上除了商品名称、单价、重量、金额、摊位号等,还有一串20位数字的条形码。
“这是追溯码,是最关键的信息,相当于一张‘身份证’。如果猪肉质量出了问题,市民就可以凭借追溯码,通过菜市场的终端查询设备或者上网追溯问题肉的来源。”刘彬说,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调取终端数据中心的信息,立即查出问题肉来自哪里、被运送到哪里,快速锁定相关经营单位,便于实施召回和问责。
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正式运行后,市民可凭小票的追溯码,通过网络、电话、手机和查询机等多种方式,查找到肉菜的零售商、批发商、屠宰企业、肉菜来源地等信息。
7家菜市场可首“尝鲜”
前两批纳入试点建设的包括2家大型肉类蔬菜批发市场、4家机械化屠宰企业、7家标准化菜市场和1家大中型超市。批发市场是桥西蔬菜批发市场和留营批发市场;屠宰企业包括双鸽屠宰厂、无极民康屠宰厂、深泽深港屠宰厂、凯隆达食品有限公司;标准化菜市场包括振岗路菜市场、石铁家园菜市场、嘉嘉菜市场、塔北路菜市场、英华菜市场、华夏菜市场、农家超菜市场等,超市为新世隆超市。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因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情况,名单也可能会有调整。
在平台建设期间,市商务局组织对市区蔬菜批发市场、备案屠宰企业、大中型超市、农贸市场以及肉品专卖店进行了全面排查,基本摸清了肉菜经营主体现状,并建立了涉及经营规模、摊位数量等分项的肉菜流通基础信息数据库。下一步,准备对肉菜经营单体门店进行人员技术培训普查,为发放肉菜流通追溯卡做基础工作。
目前,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已进入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阶段。我市追溯体系中心平台,由东软集团负责开发建设。据该集团项目经理张钦强介绍,市级中心平台现已完成与屠宰企业追溯子系统、批发市场追溯子系统、零售环节追溯子系统的联调测试,下一步将与国家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中央平台进行联网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