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2月28日举行的2017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表示,生猪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是整个生猪行业的系统风险,对任何一家生猪生产者来讲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控制的外部风险。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秦英林指出,生猪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是客观存在的,会导致生猪养殖行业的毛利率呈现周期性波动,牧原的毛利率也呈现与行业基本一致的波动趋势。
据日前发布的牧原股份2017年报显示,其生猪产品的毛利率为30.03%,较上年的45.69%有明显下降。
2017年,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00.42亿元,同比增长79.14%。但在生猪价格出现下降的情况下,其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仅为1.88%,至23.66亿元。
中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5.37元/公斤,同比下降17.45%。
2018年行业低迷可能性小
据秦英林介绍,我国商品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一般3-5年为一个波动周期。2000年以来,全国生猪养殖业大致经历了如下波动周期:2000年到2002年、2002年到2006年、2006年到2010年、2011年至2014年各为一个完整周期,大周期中也存在若干个小周期。2015年及2016年为第五个周期的上涨期,行情从2016年下半年来整体进入下行期。经历了2016年的“高盈利”之后,2017年猪价总体出现回落。
尽管如此,2017年的生猪养殖行业的盈利情况仍好于历史上的平均水平,但对于业界高度关注的2018年“是否会出现2014年的全行业严重低迷的情况?”牧原的结论是:“可能性非常小”。
公司分析称,首先,2015年以来养猪行业日趋严厉的环保要求,客观上延缓了猪价上升期行业总产能的恢复;其次,201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的态势,为猪肉的总需求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支撑。因此,养猪行业宏观层面的供需关系好于2014年,出现2014年全行业严重低迷情形的可能性非常小。
对于不可控的猪周期,秦英林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公司的防疫技术和营养技术,并通过科学化的育种技术,提高种猪的遗传性能等措施来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PSY水平约24
牧原股份坚持采用大规模一体化的养殖模式,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集科研、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为一体的完整封闭式生猪产业链,目前是我国较大的生猪养殖企业、生猪育种企业。
据透露,牧原已经形成自己的育种体系,目前公司拥有核心猪群约2.6万头(包括曾祖代和祖代)。其育种工作始终以中国市场以鲜肉消费为主的特点作为指导方向。目前公司的每头母猪年断奶仔猪数(PSY)水平约为24。
2017年牧原共销售生猪723.74万头,同比增长132.42%;其中商品猪524.32万头,仔猪193.82万头,种猪5.60万头。其销售量占到了全国总出栏量的1.05%,而2016年该占比为0.45%。
据业绩说明会介绍,公司2017年商品猪出栏均重约113公斤,仔猪销售均重约15公斤。
值得注意的是,牧原生猪产品的第一大客户为其与山东龙大合资成立、并由后者控股的河南龙大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2017年对该猪肉加工企业的销售额为6.6亿元,占公司年度销售总额的6.63%。
2018年,牧原计划出栏生猪1100-1300万头。
打造专业化子公司
2017年牧原股份延续了2016年的“大发展”势头,全年新成立养殖板块全资子公司41个。截至2017年底,其养殖板块全资子公司数量已经达到80个,分布在河南、湖北、江苏等13个省区。
除此之外,为更好地支撑其主营业务的快速发展,牧原开始设立专业化子公司。如为了满足采购规模不断扩大,使用进口替代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其设立了“牧原粮贸”;公司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客观上提出了融资渠道多样化、国际化的需求,为此公司在香港设立了“牧原国际”;为了满足公司在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方面的需求,其在深圳设立了“牧原数字技术”。
以“牧原数字技术”为例,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15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数字化技术、大数据、传感器等领域内的技术开发。
牧原表示,数字技术子公司的成立有利于公司收集和利用全方位的信息,对公司现有信息进行严格管控,提高公司管理效率,降低公司生产成本,实现公司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