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职责要求。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山东代表团讨论时提出,山东的发展得益于动能转换,希望山东在国家发展中继续挑大梁,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继续打头阵。他在山东考察期间,明确表示支持山东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此山东省成立了领导小组,龚正省长任组长,李群常务副省长主抓;确定了以“四新”促“四化”,实现“四提”的总体方略;启动了一大批新旧动能转换项目。
其次是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政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也深刻地反映在畜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比如,人民群众对畜产品的要求从数量为主的温饱型向质量第一的小康型转变,对产业的要求从偏重保供给向供给、安全、生态统筹协调转变,对消费的要求从物质的“硬需求”向品牌、个性、体验综合服务的“软需求”转变。这些都需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将人民群众关心的、各级政府关注的、社会舆论关切的问题和矛盾化解、处理到位。
最后是实现率先发展的应有之意。“走在前列”是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嘱托,也是山东工作的根本定位。2015年,农业部在山东聊城召开全国现代畜牧业建设现场会,韩长赋部长明确要求,畜牧业要在农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东部沿海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山东是“两个率先”叠加省份,率先发展就是畜牧业落实“走在前列”要求的目标定位。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坚定担当起山东畜牧业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的职责使命。
二、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思路重点
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这一核心目标,立足产业和区位两个优势,面向竞争力不强、产业融合不深、创新速度不快三大问题,着力激活思维创新、科技驱动、改革深化、开放合作四个动力,努力促进畜牧业布局功能化、经营平台化、组织融合化、生产规范化、治理现代化五项任务,突出强化调结构、提品质、育主体、拓产业、控安全、促融合六项重点,努力做好完善调控、服务提升、规范治理、强化示范、推进合作、理顺体制、队伍建设七项工作,加快建立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
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方向是:
聚焦新技术,增强科技创新动力。一是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与畜牧业的跨界融合;二是生物技术,包括分子育种、生物工程疫苗、微生物发酵、微生态应用等;三是装备技术,作为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没有现代化的装备就没有现代化的畜牧业。
聚焦新产业,激发跨界融合动力。一是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产业化发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不仅是畜牧环保融合产业,更是农牧循环的重要支柱,这将是畜牧业的下一片蓝海。二是休闲体验畜牧业。这方面奶业具有显著优势。三是服务支撑产业。包括畜牧装备和服务业等。
聚焦新业态,培育方式转变动力。新业态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平台经营。线下的平台主要是园区,要将现代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线上的平台,多是带有公共服务属性的经营平台。比如青岛鑫盛联依托线下屠宰建成的“五星易购”电商平台,潍坊东亚畜牧交易所围绕安全交易、期现对接搭建的畜产品综合交易服务平台。
聚焦新模式,释放改革再造动力。无论是农牧循环,还是三产融合、平台经营、现代治理等畜牧业发展和畜牧兽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面临模式再造的迫切要求。要将模式再造与组织融合、机制创新结合起来,对畜牧业运行体系进行深刻改造,释放改革发展新动力。
聚焦新结构,聚集调整提升动力。一是区域结构,利用禁养区关闭搬迁的机会,加强跟踪服务,引导畜牧养殖向适养区集中,特别是加强与粮果蔬茶主产区的配套结合,构建良好的区域布局结构。二是产品结构。要突出发展高端、优质、特色产品,稳步提高草食畜禽产品占比。三是产业结构。核心是主体培育和一二三产均衡发展。
聚焦新合作,再造开放共赢动力。做好“一进一出”两篇文章。一进,就是高水平引进,无论是引进产品还是引进技术、投资、模式,都要立足产业实际,坚持更高的标准,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而要与产业的方向、趋势和发展战略相契合、相统一。一出,就是大规模“走出去”,总体产能过剩的现状仅靠内部消化很难妥善、彻底化解,要“两条腿走路”,要把出口的“短腿”努力拉齐,在国际市场打开新局面。
三、开展“十大行动”,扎实推进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
一是特色畜牧业推进行动。在稳猪禽、扩牛羊、兴奶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深化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开发,加快推进驴业、蜂业发展,抓好宣传示范和扶持政策的落实,开展培训服务,做好监测监管。二是新一轮奶业振兴行动。抢抓第二轮奶业振兴新机遇,要在承受国际竞争的基础上,将生产能力和水平再提升,扭转被动应战的不利位置,不断加强奶业监管,确保质量安全,并将奶业作为三产融合的重点,集中力量率先突破。三是农牧循环推进行动。全面落实省政府出台的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重点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制推进和“粮改饲”项目,加快构建农牧循环产业体系。四是智慧畜牧建设行动。出台智慧畜牧建设意见,总揽指导各地推进相关工作,加快推进智慧畜牧工程,做好各个方面、各个层面信息系统的对接联通,深化物联网技术应用,构建畜牧大数据。五是质量诚信品牌宣传行动。深入开展“诚信、质量、品牌”专题宣传活动,利用一年多的时间,集中宣传区域公用品牌、大宗产品品牌、特色高端品牌、平台经营品牌、厚道鲁商品牌等畜牧业优秀品牌,加快推动全省畜牧品牌建设。六是科技能力提升行动。加强平台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深入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建立一批畜牧兽医实训基地,组织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和集中攻关,突破自主创新技术瓶颈。七是安全风险控制行动。做好安全风险重点稳控,对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瘦肉精”、禽蛋、人畜共患病、重大动物疫病等重点领域的风险管控,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协同联动,形成整治合力,调整政策导向,鼓励地方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妥善处理。八是调整转换改革示范行动。开展高效特色畜牧业、“粮改饲”、粪污资源化利用、产业安全等示范创建,培育一批理念先进、模式优良、技术成熟的典型,将放管服改革放在突出位置,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服务,释放改革红利;创新服务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用互联网+监管强化服务效能。九是组织治理提升行动。扶持引导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自律、决策咨询服务、评估评价等方面的作用,构建多方协同机制,建立新型、多元的共治体系。十是“抱团走出去”行动。引导、鼓励龙头企业“联合、抱团”实施走出去战略,探索建立“抱团走出去”联盟、协会等组织,推进全省企业在全球范围谋划发展布局,利用海外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土地、劳动力、原料投入品等资源、要素优势,发挥全省企业技术密集、管理先进、产业化运营的优势,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