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迁移
今年12月31日是多地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小区)的关闭及搬迁最后时限。除广西壮族自治区预计2018年底完成,其余各省(市、区)预计均在2017年底前完成禁养区关闭及搬迁。从目前情况看,湖北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任务已全部完成。截至12月10日,全省禁养区内关闭搬迁的畜禽养殖场4764家;截至11月29日,重庆市累计关闭(搬迁)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1064家,全部完成任务。
农业部副部长叶贞琴指出,农业部将通过“禁、限、转、治”处理好生猪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生产发展、保障供应、环境保护、生态友好的关系。
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生猪养殖业有五大主产区和四大主销区。主产区包括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华南和西南,2015年产能占比分别为10%、25%、25%、13%和20%。五大主产区约占全国总产量近95%。其中,长江中下游是2016年拆猪场的重点区域。四大主销区包括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云贵川。
从产能变化情况看,多年来,东三省产能增速都在100%以上,生猪存栏量翻番;吉林增速最快,达214%;华北产区的河南、山东产能全国排名提升较大;而长江中下游产区4个省的产能全部下降。
从总体趋势看,生猪产能转移呈现“南猪北养”态势。“生猪主产区从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水网地带,向华北和东北粮食主产区以及西南的云贵川传统消费区转移。”冯永辉指出。
对于未来生猪规模化养殖转移方向,冯永辉指出,主要依据区位优势、饲料成本、人力资源、疫情 风险和环保压力五大要素进行判断。西南地区产销一体,适宜养殖;华北地区人口密度大,规模养殖拿地难度大。从饲料成本角度看,东北地区成本低,不占区位优势。
上市公司谋先机
从目前情况看,不少上市公司甩开膀子在东北地区上产能。
大北农副总裁宋维平此前表示,2017年要在东北建7个农场,未来扩展至20个左右。资料显示,大安市与黑龙江大北农公司签订了现代农业一体化项目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达40亿元;在大安建设10个存栏8800头母猪、年生产20万头仔猪的种猪场,5个年出栏20万头生猪的育肥猪场。
截至9月末,黑龙江省生猪规模场建设项目已开工189个,已竣工99个,现已入栏生猪39.6万头。预计到今年底,可入栏生猪50万头。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未来五年,广东温氏、河南牧原、深圳金新农等20多家企业计划在黑龙江省投资800亿元,形成4000万头生猪生产能力。
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东三省仅上市公司的生猪出栏量就达3200万头,约占东三省年出栏量的50%。这也意味着东北将超越四川、河南等养猪大省,成为中国最大的生猪来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