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早在2015年8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供应链专业委员会就联合部分会员企业,如沃尔玛(中国)、永辉超市、步步高、华润万家、SPAR(中国)等,组织开展标准化生鲜周转筐试点应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招商路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国零售业生鲜周转筐使用情况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了当前国内生鲜周转筐使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标准化生鲜周转筐循环共用模式。
生鲜周转筐存五大问题
周转筐能够对生鲜商品起到更好的保护,更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在欧美等成熟市场得到广泛使用,标准化及循环共用比例都非常高。但在国内,生鲜产品从产地发运便以纸箱、泡沫箱等一次性包装为主,不仅损耗高,更对环境造成巨大负担或破坏。据有关部门统计,国内果蔬等生鲜农产品流通损耗率高达20%至30%,而发达国家仅为1.7%至5%。
根据报告调查,国内生鲜周转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五个方面。
一是向生鲜全供应链推广存在障碍。鉴于目前零售企业采购渠道的灵活特点,即生鲜(尤其是水果)产地较分散、运输距离远,周转筐回收成本高、难度大、易丢失,尚不具备在果蔬产地与门店之间进行周转筐直接的、一贯化运输的条件,供应商(尤其是果蔬采摘源头)仍大量使用一次性包装(占比高达50%至80%)。由此,一方面一次性包装本身承重能力较差,生鲜产品在运输、仓储等环节中容易导致商品货损严重。另一方面,一次性包装的生鲜产品到达零售商配送中心后,大多需要人工进行换筐作业,以方便生鲜产品适合于终端销售,反而增加了人工成本及周转时间。
二是生鲜周转筐配送的运作模式有待改善。调研发现,许多零售企业在其生鲜供应链上,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效果不明显。原因包括:没有对生鲜产品的设置标准件,或生鲜标准件设置经常变动,导致配送中心验货时间长、收货效率低,对周转筐的交接数据管理存在较大困难;生鲜产品带板运输占比低,生鲜产品在配送中心虽然实现了带周转筐的收发作业,但仍然需要人工进行装卸,增加了人工成本,降低了装卸效率,还可导致冷链断链,增加了生鲜货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