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的继续上涨之后,猪肉价格开启了下跌模式,直到近期才出现缓慢增长趋势。
除了早已被国人熟知的“猪周期”外,海外廉价猪肉也正在冲击国内市场。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口猪肉猛增。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猪肉平均价格仅相当于中国的1/3左右,即便加上关税和运输费用,进口成本仍然远低于国内猪肉的生产成本。
猪肉价格暴跌
主营生猪养殖的牧原股份近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商品猪的销售价格已经持续4个月下跌,9月均价比5月份累计下跌14.6%。养殖规模更大的温氏股份公布的销售简报同样显示猪肉销售价格持续环比下跌。
不仅两家上市公司的猪肉销售价格在下跌,全国整体的猪肉批发价格自6月份也已经进入持续的下跌通道。据某机构记者了解,生猪价格已经步入回调的节奏。6月下旬以来,生猪价格开始下降,进入8月虽然出现小幅回暖,但8月中下旬又开始弱势下行,9月中下旬价格下跌速度加快,从9月中截至目前猪价下跌超过2元/公斤,特别是中秋节以后,每天猪价平均跌幅在0.1元/公斤左右。
“进口猪”狼烟又起
“导致猪价下跌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进口肉激增,对国内市场造成直接冲击。”银河期货首席农产品分析师梁勇指出,据统计,2016年前8个月猪肉进口总量是过去历年全年进口总量的2倍甚至更多,而且最近美国猪市产能过剩,猪价遭遇雪崩,或继续冲击国内市场。
统计显示,今年猪肉进口量整体保持高位。8月国内鲜、冷、冻猪肉进口总量为192348.19吨,环比上涨4.90%,同比大涨198.50%。2016年进口量直线增长,仅1-8月,猪肉进口量达113.81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56.55%,为去年进口总量近两倍。截至7月,国内进口猪肉总量止步5连涨,春节后首次环比下滑,然而8月,进口猪肉总量再次出现反弹,这令猪价涨跌之争又添变数。
专家分析
姚桂玲指出
我国进口猪肉主要来自德国、西班牙、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其中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占比24%。9月底数据计算,美国猪价约合人民币6.9元/公斤,中美猪价差11元/公斤,进口猪肉价格优势比较明显,国内肉类进口口岸数量不断增加,9-12月份猪肉进口量可能还会增加。进口肉需求比较好,对国内猪价冲击力在增加。
李晶表示
洋猪肉大规模入侵国内市场,其低价优势无疑对国内下游市场产生利空影响。进口肉主要成分为猪杂碎及副产品,多用于下游副产品及冻品制作。当前国产猪肉价格相对仍较高,且后市仍有下滑可能,屠企冻品大量入库意愿较低,部分厂加大进口肉采购,将其运用于分割,下游生猪消化能力持续维持低位,难以对猪价形成有力支撑。
李文旭表示
2016年中国肉类进口量看似较高,实际上相对于国内全年肉类产量而言影响并不大。2015年国内肉类产量为5487万吨,2016年预计产量将有所下滑,但是整体也应在5400万吨左右。但低价进口肉持续到港以及美国肉类大幅下跌的利空消息不断发酵,导致国内市场看空预期增加。
如何应对“猪周期”给生猪产业上中下游带来的不稳定影响?
姚桂玲认为,首先,生猪养殖应规模化发展。国内生猪规模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比较低,养殖成本明显高于国际水平,PSY、饲料转换率等关键指标和欧美差距明显,生猪行业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我国当前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行业水平与美国50%的生猪养殖集中度和70%的下游屠宰加工行业集中度相比,差距确实很大。在经历2013年至2014年生猪严重亏损阶段,大规模养殖场比中小养殖场户的抗风险能力强,生存能力更强。中小养殖场户抗风险冲击能力很弱,猪价大幅下跌,损失惨重,其资金链很容易断裂,退出比例很高。建议中小养殖户建立养殖合作社,抱团取暖。
对于养殖户而言,此轮猪价下跌的影响有多大呢?有业内人士就指出,前几个月行情大好之时,猪苗涨到1000多元/头仍供不应求,相比之下,现在降到700元/头左右都卖不出去,一些大场开始选择自己养。
不过,梁勇表示,目前的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依然处在缓慢回升周期中,近期猪价的大跌是阶段性供应所导致。由于存栏量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到明年下半年国内生猪供应量不会出现大幅增加。所以,面对阶段性的供应冲击,养殖企业应调整好心态,不必过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