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5698
 
http://www.cdhaike.cn
http://www.mpmpc.cn/file/upload/202112/07/16-14-00-42-1.gif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国肉类行业运行监测分析报告

2016-03-08      来源:肉类联盟    
 
内容摘要:  一、肉类行业运行态势和特点  2015年肉类行业运行总体态势稳中有增。主要特点是:  (一)规模以上企业增加,产业集中程
   一、肉类行业运行态势和特点

  2015年肉类行业运行总体态势稳中有增。主要特点是:
  (一)规模以上企业增加,产业集中程度提高
  2015年11月底,全国规模以上牲畜屠宰企业1363家,比上年同期的1339家增加24家,增幅1.79%;禽类屠宰企业855家,比上年同期的849家增加6家,增幅0.7%;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企业1719家,比上年同期的1598家增加121家,增幅7.57%;肉禽罐头企业99家,比上年同期的92家增加7家,增幅7.6%。
  (二)主营业务收入增加,销售增速普遍放缓
  2015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牲畜屠宰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960.18亿元,同比增加284.5亿元,增幅6.08%;禽类屠宰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027.12亿元,同比增加65.89亿元,增幅2.23%;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4023.84
  亿元,同比增加270.61亿元,增幅7.21%;肉禽罐头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23.85亿元,同比增加10.17亿元,增幅4.76%。和上年同期相比,牲畜屠宰企业增速下降了1.73个百分点;禽类屠宰企业增速下降了4.36个百分点;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企业增速下降了3.53个百分点;肉禽罐头企业增速下降了8.38个百分点。肉类食品市场需求继续增加,增速逐步放缓。
  (三)行业利润有升有降,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2015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牲畜屠宰企业利润总额225.64亿元,同比增长11.7%;禽类屠宰企业利润总额114.46亿元,同比下降1.15%;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企业利润总额234.04亿元,同比增长6.83%;肉禽罐头企业利润总额13亿元,同比增
  长11.49%。各行业比较而言,禽类屠宰经营最为困难;牲畜屠宰因猪肉价格上升,利润增幅较大;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企业上年同期利润增幅2.82%,今年增速加大了4个百分点;肉禽罐头企业上年同期利润增幅36.4%,今年增速下降了24.9个百分点.
  (四)生猪屠宰进入拐点,7月开始逐月回升生猪屠宰加工肉类加工的主体,目前占肉类生产总量的65%左右。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生猪屠宰总量21314.93万头,比去年的23617.32万头减少2302.39万头,同比下降9.75%,是“十二五”
  期间屠宰量最低的一年。和农商两部职能交接前相比,规模以上企业屠宰生猪量从2012年的2.77亿头降至2015年的2.13亿头,减少了6400万头,降幅达23%。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趋势自2015年7月开始发生好转。据统计,2015年1—6月我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10686.02万头,同比减少1187.67万头,同比下降10%。到7月份,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屠宰生猪数量跌至谷底,只有1491.95万头,同比下降18.24%,环比下降6.2%。自7月起,规模以上企业屠宰生猪数量逐月上升:8月屠宰生猪1500万头,环比增长0.56%;9月屠宰生猪1700万头,环比增长13.53%;10月屠宰生猪1800多万头,环比增6.7%;11月屠宰生猪1891万头,环比增长4%;12月屠宰生猪2220多万头,环比增长17.6%,扭转了上半年以来持续下降的趋势。2015年作为“十二五”收官之年,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预计肉类总产量可以实现规划目标,达到8500万吨以上。
 
  二、肉类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十二五”以来,我国肉类市场变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进口增长快,出口增长慢,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肉类消费需求的快速扩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肉类行业“小、散、乱、低”, 没什么好品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一)企业规模较小。我国肉类行业到底有多少企业,目前还没有统计清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到2015年11月底,有3937家,比2014年底增加了151家。其中,畜禽屠宰企业有2218家,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企业有1719家。如果算上肉禽罐头企业99家,也只有4036家。根据业内分析,目前全国畜禽屠宰企业有3万多家,肉制品加工企业有1万多家,加起来有4万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估计占10%左右;其余大约90%都是规模以下的小微企业。
  (二)生产经营分散。以集中度最高的生猪屠宰业为例,去年规模以上企业屠宰的生猪只有2.36亿头,仅占生猪出栏量的32%;也就是说,大约70%的生猪是小微企业屠宰的。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屠宰的生猪2.13亿头,同比下降9.75%,产业更分散了。说起来,中国猪肉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体量很大,但由于力量分散,企业竞争力并不强。这种少量先进与大量落后并存的产业结构,使我国近年来规模以上企业先进屠宰设备的产能利用率降到不足30%,成为当前我国生猪屠宰行业最基本的特征。
  (三)市场秩序较乱。拿牛羊肉来说,我国其实有许多好的品种,产品的品质很有竞争力。近几年来,市场上对牛羊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持续攀升。但是,由于没有实行分等分级、优质优价,致使市场上鱼龙混杂,淘汰奶牛肉、淘汰役牛肉、走私水牛肉,甚至淘汰母猪肉、病害猪肉等,都冒充优质牛肉在市场上销售,“劣肉驱逐良肉”,对优质牛羊肉生产造成了严重冲击,生产者难以得到应有的收益,产业规模很难扩大。
  (四)发展水平较低。拿禽肉行业的领军企业来说,应该是我国产业集约化、工业现代化、市场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代表,其产品销售到世界许多国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从国内禽类屠宰加工的整体水平看,由于没有实行定点屠宰制度,大部分产品是在小作坊式的禽类屠宰点或农贸市场摊位上现宰现卖,加工条件简陋,检疫检验缺失,病害产品和污染物得不到妥善处理,环境污染严重,产品无包装、无品牌上市,整体水平还相当低。
 
  三、年度重大事件及影响

  一是猪肉市场供求变化。2015年我国生猪收购价和白条肉出厂价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15年末,生猪平均收购价达到17.03元/公斤,白条肉平均出厂价达到22.28元/公斤,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0.3%和18%。生猪及猪肉价格的上升,主要是由于今年生猪存栏、出栏数量减少。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5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存栏41739万头,同比下降6%;生猪出栏33437万头,同比下降5.1%。由于猪源减少,猪肉的生产总量相应下降。上半年全国猪肉产量2574万吨,同比下降4.9%。全年预计生猪存栏44719万头,同比下降4%;生猪出栏70937万头,同比下降3.5%;猪肉产量5483万吨,同比下降3.3%。在生猪及猪肉货紧价升、行业管理职能交接的背景下,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争抢猪源,是造成规模以上企业生猪屠宰量和经济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自2013年以来,国家开始着手对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改革。2015年初,农业部在《关于做好2015年畜禽屠宰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畜禽屠宰行业管理与畜禽屠宰产业发展长期积累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屠宰企业“多、乱、小、散、差”并存,屠宰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收费代宰现象普遍,屠宰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市县两级屠宰监管职责调整尚未全面到位。《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市、县两级畜禽屠宰监管职责调整,尽早建立上下贯通、运转顺畅的畜禽屠宰监管新体制。一年来,省、市级屠宰管理职能的交接已经基本完成;区、县级屠宰管理职能的交接已完成90%。随着屠宰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逐步改变了屠宰监管缺失或薄弱的局面。
  三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加强。近两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食品的需求增长很快。一些不法厂商经营国家明令禁止上市的病害肉、注水肉、假劣肉,此类案件在各地媒体多有披露。特别是近几年来走私肉愈演愈烈,其中许多都未经检疫检验,有些来自疫区,有些是超过保质期的变质肉。这些病害肉、注水肉、劣质肉、走私肉的上市,不仅危及消费者的健康安全,而且严重影响了规范经营企业健康优质产品的销售,影响了养殖者收益和养殖业稳定发展。2015年全国生猪存、出栏数量和猪肉产量的下降,规模以上企业亏损的增加,都与这些病害肉、注水肉、劣质肉、走私肉的冲击有密切关系。针对这些问题,2015年7月22日,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屠宰检验检疫和畜禽产品进入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后监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严格畜禽产品准出、准入管理;明确畜禽屠宰检验检疫和畜禽产品生产经营监督执法要求,严厉打击肉及肉制品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这一文件的贯彻落实,是促使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加工和经济效益回升的重要原因。
 
  四、有关政策建议

  (一)抓紧出台《畜禽屠宰管理条例》,做到有法可依。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小、散、乱、差”的状态与目前行业管理规则、标准不清有关。自2013年开始修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以来,已经过去三年多了。2016年《畜禽屠宰管理条例》被列入二级立法计划,力争年内出台。建议在立法过程中明确淘汰落后产能的规则和标准,提高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准入门槛,为依托先进企业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提供依据、创造条件。
  (二)加强肉类行业管理,做到执法必严。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的一些乱象与目前管理体制转型、行业管理薄弱有关。建议政府督促已完成职能交接的市、县充实监管力量,加强行业管理;未完成职能移交的市、县抓紧交接,尽快履职,改变局部地区“管理真空”的状态。对于部分地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不能及时到位的问题,要抓紧解决,严防病害猪流入市场。
  (三)开展行业专项整治,做到违法必究。规模以上企业畜禽屠宰量及病害肉无害化处理量下降,意味着市场上病害肉、注水肉、劣质肉、走私肉的增加。只有严厉打击病害肉、注水肉、劣质肉、走私肉上市,才能增加安全、健康、优质肉类的供应,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建议联合食药监、公安等部门进入市场检查,加强市场监管,严打违法经营。
  (四)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分散屠宰加工的格局不改变,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就难以扩大,规模企业亏损及数量减少的趋势就难以扭转,食品安全也很难保障。建议制定扶持现代肉类产业发展的政策
  措施,积极推进畜禽养殖、屠宰、加工、流通一体化,重点建立养殖与屠宰的利益联结机制,从源头保障肉类产业向中高端升级。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4711
 
关注"肉食界"微信公众号
专注肉类纵横资源,服务于肉类全产业链的信息“复兴号”
[ ]  [ 打印 ]  [ 投稿 ]  [ 关闭 ]  [ 评论 ]  [ 返回顶部
 
 
版权声明:

1. 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肉类机械网”,或与本网联系,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由原作者或供稿方所拥有,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果转载文章涉及您的合法权益和版权问题,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进行删除。

4. 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谨防上当受骗!

5. 投稿与合作热线:010-88133989, E-mail:mpmpc@126.com


 
 
 
热点推荐
新闻排行
 
×关闭
http://www.xinglongjixie.com/
×关闭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