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4岁的陈卫东是园区娄葑镇斜塘莲香村人,也是一个二级残疾的肢体残障人士。尽管身体残疾,但好强的陈卫东不等不靠,初中毕业后就走上了自谋出路、自主创业的道路。
1998年,随着园区开发建设,陈卫东所在的斜塘地区也开始了征地动迁,拿到动迁补偿款后陈卫东开始了自己“猪倌”生涯,至今已有十五个年头。今年2月,陈卫东和本地50多位失地农民建起合作社,走出苏州在南通市海安县建起了大型养猪场,带领大伙一起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
失地农民办起南通最大养猪场
养猪,陈卫东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开始也是小打小闹。
1998年时,陈卫东在斜塘养猪仅有100多头。2009年,随着园区开发建设的推进,陈卫东的养猪场搬到了昆山市张浦,那时养猪达到了存栏1800头、全年出售肉猪3600头的规模。其间,他带动12户斜塘失地农民,每户养猪500头至1000头不等。三年下来,他们年均出栏肉猪2万头,户均收入超过百万元。
去年,因当地开发建设需要,陈卫东在昆山的养猪场服从大局撤掉了。下一步怎么办?陈卫东还是想继续自己的养猪事业。今年2月,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联系,陈卫东与海安县雅周镇杭窑村经济合作社签订了109亩农田租用五年的协议书。
有了土地就能办大事。这次,陈卫东带上了斜塘七个社区的55户失地农民来到海安一起养猪创业,并在园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了“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苏洋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陈卫东被推选为合作社法人。
他们在海安县姜黄河畔投资800万元,建造了48排4.5万平方米的猪棚,还建有职工宿舍、食堂、饲料仓库、兽医药械卫生室、猪粪储存池等配套设施。目前,他们的养猪场存栏生猪2.5万头,年出售肉猪可达5万头,是南通当地规模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
“管道液料饲喂法”科学养猪
在陈卫东的带领下,新组建的苏洋合作社实行社员自包猪舍、养猪自负盈亏、统一选购苗猪、统一出售肉猪、统一进购饲料、统一养猪模式、统一入股分红的“二自五统一”的猪场管理方式。社员除了自己参加养猪管理,还统一按照每养500头猪雇用一名工人的工作制度操作。
在长期养猪生产中,陈卫东先后参加了园区娄葑镇、昆山张浦镇、海安雅周镇组织的“创业培训班”和畜牧兽医技术培训班;自学了《兽医常识》、《畜禽疾病防治》等书籍,熟练掌握了防疫注射、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技术。“在合作社里,不管是谁养猪遇到问题,他都会像自己的猪一样,热心帮助解决”,社员陈星由衷的称赞说。陈卫东还把技术教给大家,现在大部分的社员也都学会了防疫、疾病治疗等知识。为了减轻养猪劳动强度,陈卫东创造了“管道液料饲喂法”,这样饲喂1000头猪只需40分钟时间。
发展规模养猪,投入资金量大。而在陈卫东的协调带头下,合作社的社员之间相互帮助支持,像一家人一样。同村一位周姓村民原本经常赌博不务正业,从2008年开始跟着陈卫东养猪,五年不到赚了100多万元,也摈弃了赌博恶习。邻村的朱姓村民欠了一身的赌债,被逼得无路可走,逃到了陈卫东的养猪场,经过陈卫东的劝教引导,走上了戒赌养猪的新路,用这位村民的话来说:“跟着陈师傅养猪创业,再也不想赌钱的事了。”
努力研究市场避免“肉贱伤农”
“要经营好养猪生产,就必须了解掌握市场行情”,陈卫东深有体会的说,合作社出售的肉猪一般长到380至400斤出售,今年毛猪价比去年同期降了每斤4元,一头猪就要减少1300元,如果出售1万头猪,就要减少收入上千万元。
为了实地了解行情,研究行情的变化规律,陈卫东除了养好自己的8000头猪、并且管理好合作社外,还经常去肉猪销售市场———福建、浙江、贵州、重庆等地调查市场行情,通过市场细分、上市时机的调度控制,努力避开“肉贱伤农”之痛。
现在,陈卫东养猪创业,带领失地农民共同致富的模范先进事迹,已在两地广为流传。陈卫东他们在海安创业的合作社大型养猪场,受到了海安县和工业园区娄葑镇两地政府的重视。两地政府领导先后实地参观考察了苏洋合作社养猪场,都纷纷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好评。他个人先后获得了“娄葑镇创业明星”、“苏州工业园区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