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周期性剧烈波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组织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不灵,生产盲目性大
猪价波动难以避免,但应防止过山车似的剧烈波动
根据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截至4月23日,全国生猪出场价格已经连续19周下降,累计下降幅度达31.11%;猪粮比价连续18周下降,连续15周处于6∶1盈亏平衡线以下。“五一”期间全国生猪市场出现上涨,但并不具备持续性,预计5月份的猪价以震荡行情为主。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生猪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是正常的市场经济现象,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过程。但波动过大,就会猪贵伤民,猪贱伤农。
“猪周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组织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投入少,信息不灵,生产盲目性大。现阶段这些影响因素还没有根本性扭转。目前我国还有5000万左右养猪户,户均每年出栏生猪仅14头;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面还不够宽,大多养殖户还在依赖分散的市场信息来安排生产。由于生猪生产周期较长,养猪场户根据当前行情所做的生产决策,往往难以适应一年半后的市场需求。可以说,短期内“猪周期”还不能完全消除。
当前生猪产业正处于从小散户向规模化养殖发展的转型升级中。近几年与散户退出相反,大量外围资本争相涌入养猪行业,非养殖企业也开始纷纷加入。这些企业抗亏损的能力较强,因此近两年的生猪价格周期已不如往年明显。
综合各方面情况看,目前生猪价格仍未走出本轮波动周期的下降通道,端午节前猪肉供需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生猪价格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将维持低位运行态势。
利用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构建新型生猪生产经营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打破猪价持续低迷的局面?
专家建议,要健全完善监测预警及宏观调控机制,治本之策还是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合理引导生猪生产,倡导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同时强化金融保险政策支持,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探索生猪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等。
我国猪肉年消费量相对稳定,如果规模化养殖程度较高,疫病管控得当,出栏量也会相对平稳,可以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大供需对接力度,从而做到供需基本平衡,逐步走出暴涨暴跌怪圈。
政府部门不仅要通过储备政策、补贴政策,在猪肉价格处于低谷时出手干预市场,更要在农产品的供求信息、金融工具的创新、减税、减费、减少审批、放松管控等方面多下功夫,市场运行自身形成的平衡远比行政命令得来的效果稳固。
“未来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进一步推进规模化养殖水平,另一方面则是探索新的保障养殖户利益的手段,推行生猪保险将成为未来养殖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陈艳丽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将“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实施目标价格保险制度有利于稳定生猪的价格,从根本上保障养殖户的利益。
专家特别建议,要利用好各种金融工具对猪价的调控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生猪养殖场户的贷款规模和授信额度;创新金融担保机制,支持采取联户担保、专业合作社担保等方式,为生猪养殖场户提供信用担保服务。成立产业发展基金和国家生猪价格风险调节基金,在产业处于低谷期时,通过发展基金对产业进行调控,对养殖户进行补贴。
新形势下还需要适度调整相对过剩的生猪产能,调整生猪养殖结构,促进生猪产销组织的发育,完善生猪市场结构。对于在稳定市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养殖企业给予倾斜。
当前我国生猪市场虽然对养猪户明显不利,但也是倒逼机制可以发挥作用的有利时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引导产业创新,培育生猪生产要素市场,转变养殖方式,尤其是推进生猪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加快构建新型生猪生产经营体系,这样才能有利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