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5698
 
http://www.cdhaike.cn
http://www.mpmpc.cn/file/upload/202112/07/16-14-00-42-1.gif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我国肉类产业发展“十二五”中期评价发布

2014-04-25      来源:中国食品报    
 
内容摘要:4月22日,中国肉类协会在山东青岛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肉类产业发展“十二五”中期评价意见》。中国肉类协会副秘书长高观指出,根据2011年至2013年全国肉类行业有关统计数据,结合各方面的情况,中国肉类协会提出“十二五”前三年执行情况评价意见,并就我国肉类产业“十二五”前三年发展状况的初步评价做出解读。
   4月22日,中国肉类协会在山东青岛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肉类产业发展“十二五”中期评价意见》。中国肉类协会副秘书长高观指出,根据2011年至2013年全国肉类行业有关统计数据,结合各方面的情况,中国肉类协会提出“十二五”前三年执行情况评价意见,并就我国肉类产业“十二五”前三年发展状况的初步评价做出解读。
  2011—2015年“十二五”确立
  肉类产业发展规划要解决5大问题
  1. 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始终低于2005年人均59.2公斤的水平,保供稳价难度加大;
  2. 受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我国规模化养殖发展缓慢,在农户散养为主的饲养方式下,肉用畜禽产量受市场价格和动物疫情影响波动很大,难以适应新时期肉类食品生产对原料均衡稳定供应的要求;
  3. 随着城乡居民经济收入的增加,食品消费结构升级的速度明显加快,肉类产品结构调整压力加大;
  4. 80%以上的企业还处于小规模、作坊式,手工或半机械加工的落后状态,行业内能够采用现代技术装备、具备必要的产品检测能力、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企业数量较少,肉品质量安全存在诸多隐患,肉类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食品安全要求不相适应,淘汰落后产能需求迫切;
  5. 大多数肉类工业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和投资能力较低,节能减排措施难以落实,大量畜禽皮、毛、骨、血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较大,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亟须转变发展方式。
  针对上述问题,国家制定并组织实施了《肉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3年期间
  我国肉类产业发展呈现5大特点
  1. 肉类总产量增加 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2011年我国肉类生产实现小幅增长,全国肉类总产量为7,957.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1.9万吨,增升0.4%。2012年,全国肉类总产量达8384万吨,比2011年的7957.8万吨增加了426.2万吨,增幅为5.3%。2013年全国肉类总产量8536万吨,比上年增长1.8%,提前超额完成“十二五”肉类工业发展规划提出8500万吨的总量目标。
  2. 肉类进口增加 贸易逆差逐年扩大
  2010年我国肉类出口总量88.4万吨,肉类进口总量154.9万吨,肉类进口总量大于出口总量,逆差66.5万吨;2011年我国肉类出口总量89.4万吨,肉类进口总量190.5万吨,肉类进口总量大于出口总量,逆差101万吨,比上年逆差66.5万吨扩大52%;2012年我国肉类出口总量88.4万吨,肉类进口总量207.9万吨,肉类进口总量大于出口总量,逆差119.5万吨,比上年的101万吨增加18.5万吨,逆差扩大18.3%;2013年我国肉类出口总量106万吨,肉类进口总量252万吨。肉类贸易逆差146万吨,比上年的119.5万吨增加26.5万吨以上。
  3. 肉类产品结构变化 猪肉比重偏大
  2011年全国猪肉产量为5,053.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8.1万吨,下降0.4%;牛肉产量为647.5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5.6万吨,下降0.9%;羊肉产量为393.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5.8万吨,下降1.4%;禽肉产量为1,708.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2.7万吨,增长3.2%。猪禽牛羊肉在肉类总产量中所占比重为63.5:21.5:8.1:4.9。
  2012年猪肉达5335万吨,比2011年的5053.1万吨增加了281.9万吨,增幅为5.5%;禽肉达1823万吨,比2011年的1,708.8万吨增加了114.2万吨,增幅为6.7%;牛肉达662万吨,比2011年的647.5万吨增加了14.5万吨,增幅为2.2%;羊肉达401万吨,比2011年的393.1万吨增加了7.9万吨,增幅为2%。猪禽牛羊肉在肉类总产量中所占比重为63.6:21.7:7.9:4.8。
  2013年猪肉产量5493万吨,增长2.8%;牛肉产量673万吨,增长1.7%;羊肉产量408万吨,增长1.8%;禽肉产量1798万吨,下降1.3%。年末生猪存栏47411万头,下降0.4%;生猪出栏71557万头,增长2.5%。猪禽牛羊肉在肉类总产量中所占比重为64.3:21.0:7.9:4.8。与2011年相比,猪肉占比增加了0.8个百分点;禽肉占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牛羊肉占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与规划目标相比,猪肉占比多1.3个百分点,禽肉达标,牛肉低0.1个百分点,羊肉低1.1个百分点,杂畜低0.1个百分点。
  4. 肉类食品价格总体在高位运行 牛羊肉价格涨幅最大
  2011年由于猪牛羊肉等大宗品种减产、市场供求趋紧,肉价涨幅创历史新高。据国家价格监测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2月全国鲜猪肉、鲜牛肉、鲜羊肉、白条鸡的集贸市场平均成交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3.71%、16.01%、23.63%和9.99%。
  2012年肉类商品集贸市场平均成交价格,在2011年大幅上涨的基础上继续高位运行,猪肉价格稳中略有回落,牛羊肉价格涨幅较大,禽肉价格略有上涨:猪肉全年平均价为每吨30,000元,比上年的每吨30,460元回落1.51%;牛肉全年平均价为每吨44,820元,比上年的每吨37,620元上涨19.2%;羊肉全年平均价为每吨57,300元,比上年的每吨47,140元上涨21.6%;禽肉全年平均价为每吨18,560元,比上年的每吨17,680元上涨4.9%。
  2013年12月全国集贸市场平均成交价格:猪肉每公斤25.22元,同比下降0.4%;牛肉每公斤63.01元,同比上涨18.5%;羊肉每公斤66.14元,同比上涨14.3%;白条鸡每公斤17.54元,同比下降0.7%。由于生猪供应充足,猪肉市场价格在低位运行;受H7N9“禽流感”病毒等因素影响,2013年禽业遭到重创,禽类食品产销急剧下降,损失超过1000亿元;牛羊肉供不应求,市场均价涨幅较大。
  5.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产业集中度提高
  规模结构调整 大型企业占比上升 按照新的企业划型标准,全国规模以上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2011年3277家,比2010年的4054家减少了777家,降幅19.2%;2012年3415家,增幅4.2%;2013年3621家,增幅6%。
  从规模结构上看,肉类工业规模结构调整的基本特点是,大型企业发展提速,企业数量、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在业内占比全面上升;中小企业发展放缓,各项经济指标在业内占比全面下降。
  大型企业数量增加,各项指标及行业占比明显上升。2012年大型企业数量比2011年增加了74家,在行业内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28%提高到3.4%,增加了2.12个百分点。资产总额由上年的1208.8亿元增加到1715.78亿元,比重由32.91%提高到39.4%,增加了6.49个百分点;销售收入由上年的2118.13亿元增加到3112.58亿元,比重由22.77%提高到30.16%,增加了7.3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由上年的106.35亿元增加到174.61亿元,比重由21.58%提高到31.19%,增加了9.61个百分点。
  中型企业数量增加,其他指标及行业占比全面下降。2012年中型企业比上年增加了140家,在行业内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2.21%提高到15. 81%,增加了3.6个百分点。资产总额由上年的1154.72亿元下降到1149.47亿元,比重由31.4%下降到26.39%,减少了5个百分点;销售收入由上年的2783.61亿元下降到2765.55亿元,比重由29.92%下降到26. 8%,减少了3.1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由上年的140.13亿元下降到134.03亿元,比重由28.44%下降到23.94%,减少了4.5个百分点。
  小型企业数量减少,各项指标有所增加,但行业占比全面下降。2012年小型企业数量比上年减少了76家,在行业内所占比重由上年的86.51%下降到80.79%;资产总额由上年的1309.19亿元增加到1489.94亿元,比重由35.65%下降到34.21%;销售收入由上年的4401.73亿元增加到4440.83亿元,比重由47.31%下降到43.04%;利润总额由上年的246.3亿元增加到251.25亿元,比重由49.98%下降到44.88%。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行业占比分别下降了1.44、4.27和5.1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调整 肉制品企业占比上升 自2011年起,国家调整了行业分类标准,将原来的畜禽屠宰细分为牲畜屠宰和禽类屠宰两类;肉类行业统计分为牲畜屠宰、禽类屠宰和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三个部分。
  到2013年11月,全国规模以上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共3621家,其中牲畜屠宰企业1312家,占36.2%,比2012年的1300家增加12家,占比下降2.3个百分点;禽类屠宰企业848家,占23.4%,比2012年的815家增加33家,占比下降0.7%;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企业1461家,占40.3%,比2012年的1257家增加204家,占比上升了3个百分点。
  区域结构调整 肉类产业向主产区集中 中西部发展加快 从2012年肉类工业区域结构调整的特点看,一是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肉类工业资产额大幅增加。增幅最大的是甘肃、青海、宁夏、广西、内蒙等地,增幅分别达到85.3%、79.8%、66.3%、40%和35.2%。二是中部地区肉类工业资产增长普遍加快。如: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增幅分别达到21%、24.5%、27.5%和120.3%。三是海南省肉类工业资产增长引人注目,增幅达11倍以上。
  2013年全国肉类工业总产值10763.07亿元。其中,山东、河南、辽宁、四川、内蒙古、吉林、江苏、河北、黑龙江、安徽等10个主产区肉类工业产值8610.33亿元,占全国的80%。
  2014—2015年前景展望
  我国肉类产业发展当前面临3大挑战
  1.如何保证肉类供应的数量安全和市场价格稳定,是我国肉类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挑战。国家最近发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强调“传承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健康膳食传统”,制定了人均年消费肉类29公斤的引导性目标,比目前人均消费肉类60公斤减少了一半以上。但从市场需求增长的趋势看,到2020年肉类总需求量仍将达到1亿吨的规模,肉类总产量预计可达到9000万吨,还有1000万吨左右的缺口。
  2.如何提高肉类食品质量安全水平,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是面临的又一大挑战,亟须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和安全保障机制。
  3. 如何使肉类产业结构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是面临的另一大挑战,亟须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求实现市场供需结构的稳定平衡。从大类品种上看,对牛羊肉的消费明显增加;从细分品种上看,对于方便快捷的小包装冷鲜分割肉、即食肉制品、休闲肉制品、调理肉制品和地方特色肉制品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从产品质量上看,对优质、安全、健康、营养的肉类食品需求越来越旺盛。
  建议采取有力措施促进肉类食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为了在“十二五”的最后两年更好地解决肉类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肉类产业现阶段的情况看,既要确保肉类食品的数量安全,又要确保肉类食品的质量安全,还要使产品结构能够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不仅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要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发展方式转变的难度非同一般。因此,建议国务院及各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肉类食品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4711
 
关注"肉食界"微信公众号
专注肉类纵横资源,服务于肉类全产业链的信息“复兴号”
[ ]  [ 打印 ]  [ 投稿 ]  [ 关闭 ]  [ 评论 ]  [ 返回顶部
 
 
版权声明:

1. 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肉类机械网”,或与本网联系,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由原作者或供稿方所拥有,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果转载文章涉及您的合法权益和版权问题,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进行删除。

4. 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谨防上当受骗!

5. 投稿与合作热线:010-88133989, E-mail:mpmpc@126.com


 
 
 
热点推荐
新闻排行
 
×关闭
http://www.xinglongjixie.com/
×关闭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