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5698
 
http://www.cdhaike.cn
http://www.mpmpc.cn/file/upload/202112/07/16-14-00-42-1.gif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子期刊 » 管理市场 » 正文

美国畜牧业生产体系特征及对我国启示

杨森1,陈静1,程广燕1,郑升磊2 (1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2中国工程与农业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

      来源:《肉业产业资讯》    2017年第9期
 
内容摘要:基于美国畜牧业生产统计数据,对美国畜牧业的产业布局、养殖规模、良种繁育、行业组织和订单农业等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总结归纳了美国政府在促进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保障引领作用。结合我国畜牧发展现状及供给侧改革要求,对我国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建设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摘要:基于美国畜牧业生产统计数据,对美国畜牧业的产业布局、养殖规模、良种繁育、行业组织和订单农业等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总结归纳了美国政府在促进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保障引领作用。结合我国畜牧发展现状及供给侧改革要求,对我国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建设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美国畜牧业;发展现状;生产体系;政策建议
  美国是世界上的畜牧业生产大国,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均位居全球第二。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数据,2014年美国肉类总产量4256万t、蛋类总产量597万t、奶类总产量9346万t,分别占全世界总产量的13.38%、7.91%、11.66%。美国肉类生产以牛肉和禽肉为主,2014 年美国肉牛、禽肉、猪肉产量分别为1145万、2039万、1037万t,各占全球总产量的16.74%、18.06%、8.99%。畜牧业作为美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美国畜产品总销售额达到了农业总产值的44.28%。
  从产品结构分析,美国畜牧业以草食性畜种为主。以羊为标准单位,按照1牛=1马=6羊、1猪=2羊、1羊=10禽的折算标准,2014年美国主要畜禽(猪、牛、马、驴、火鸡、鸡、鸭、绵羊、山羊)中草食性动物所占比例达到62. 63%。这主要得益于其广阔的草原面积和良好的草原保护政策,全美草原面积达2.35亿hm2,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提升草原保护和利用科技水平,草原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
  美国畜牧业从业者较少,人均土地占有量高,在经营单位上以家庭牧场为主,牧场主完全自主经营。依靠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法律法规,美国畜牧业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发展。
  1  美国畜牧业生产体系的主要特征
  1.1  依托资源条件进行产业布局
  根据2012年美国农业普查数据,全美共有219.6万个家庭农场。根据产品与气候特点等,美国将农业生产分为10个生产带,专业化生产畜禽、水果、粮食、蔬菜等1~2种特定产品。畜牧业产业布局多与制造业带和粮食主产区重叠,一方面,制造业发达的地方,人口相对密集,对畜产品消费需求较大;另一方面,将牧场建在粮食产地周边,既能保障畜禽有充足的饲料供给,又可以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减少各种运输成本,缓解环境污染。生猪养殖主要集中在玉米带,2014 年以衣阿华州为代表的7个生猪主产州所生产的生猪总量占全美生猪总量的78.8%,同期该区域玉米产量占全美玉米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奶牛和肉牛养殖主要集中在青贮玉米、牧草生产区域,2014年,美国牛奶产量最高7个州的牛奶产量占全美牛奶产量的61.7%,同期这个7个州的青储饲料产量也占全美国总产量的64.96%;牛肉产量最高的7个州出栏量占全国总出栏量的55.09%,其饲料高粱产量占全美总产量的82.83% (表1 ~3) 。
表1 2014年美国生猪产量前7州的生产情况
  猪(毛重,万t) 产量比重(%) 粮食玉米(万t) 产量比重(%)
衣阿华 523.85 36.08 4661.8 17.76
明尼苏达 171.7 11.82 3296.3 12.56
北卡罗来纳 161.4 11.12 237.2 0.90
伊利诺斯 88.42 6.09 3183.3 12.13
印第安纳 74.37 5.12 1517.1 5.78
密苏里 67.2 4.63 575.0 2.19
俄克拉荷马 57.3 3.95 77.2 0.29
合计 1144.24 78.80 13548.0 51.62
美国总量 145203 100.00 26246.9 100.00
  数据来源: 美国国家农业统计署,下同。

  1.2  大规模与适度规模并存,适度规模特点突出
  即便是在美国人均农业资源十分充裕的国家,畜牧业生产也不是一味地追求规模化养殖,适合工厂化生产的生猪、肉鸡以规模化养殖为主,而适合种养结合、放牧散养的肉牛、奶牛以适度规模经营为主。2012年,5000头以上规模的生猪养殖场存栏量占总存栏量的67.7%,10万只以上规模的火鸡养殖场存栏量占总存栏量的72.3%,比较而言,由于肉牛、奶牛养殖对青贮玉米、牧草等青饲料的需求量比较大,而这些产品又不便于运输,家庭农场的养殖规模多取决于其耕地与草地规模。与1997年相比,2012年在200~499头、500~999头、1000~2 499头这3种规模的肉牛养殖场数量有所增长,其年出栏量分别占出栏总量的20.2%,9.4%,5.3%;奶牛养殖则已30~49、50~99、100~199、200~499这4种规模为主,并且100~199 头中等规模的养殖场增长趋势尤其突出,2012其年出栏量占出栏总量的32.6% (表4~7)。作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家庭农场,专业化、机械化程度较高,生产能力高效稳定。如表8所示,生猪的养殖已形成完整且细分程度高的养殖方式,各类型的养殖户专注于一种猪的养殖,降低了包括学习成本、养殖成本等在内的综合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农场的物质装备水平普遍较高,各个养殖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各种运输设备、饲料粉碎机、自动饲喂机、粪便清理等自动化设备在农场里普遍应用,奶牛场工作人员平均年龄58.3 岁,平均每人管理300头奶牛。2012 年平均每个家庭农场的机械设备达11.6万美元,相比2007年平均机械设备价值增长了约31% (表9) 。

表2 2014 年美国牛奶产量前7州的生产情况
  牛奶产量(万t) 牛奶所占比重(%) Haylage青储饲料产量(万t) 占总量比重(%)
加利福尼亚 1920.5 20.55 326.6 9.84
威斯康辛 1260.8 13.49 714.7 21.54
爱达荷 629.3 6.73 115.4 3.48
纽约 622.8 6.66 392.1 11.82
宾夕法尼亚 483.7 5.18 258.3 7.78
密歇根 435.9 4.66 174 5.24
明尼苏达 414 4.43 174.7 5.26
合计 5767 61.70 2155.8 64.96
美国总量 9346.5 100.00 3318.6 100.00

表3 2014 年美国牛肉产量前7 州的生产情况
  肉牛屠宰量(万t,活重) 总重量比重(%) 饲料高粱(万t) 占总量比重(%)
德克萨斯 272.4 14.91 140 33.96
内布拉斯加 232.4 12.72 24 5.82
堪萨斯 168.2 9.21 77 18.68
俄克拉荷马 92 5.04 15 3.64
衣阿华 86.6 4.74 0.5 0.12
加利福尼亚 85.9 4.70 63 15.28
南达科他 69.1 3.78 22 5.34
合计 1006.6 55.09 341.5 82.83
美国总量 1827.1 100.00 412.3 100.00

表4 近期美国生猪各存栏规模占比情况单位: %
存栏规模(头) 1997年 2002年 2007年 2012年
1~24 0.62 0.43 0.38 0.37
100~199 2.32 1.04 0.52 0.31
1000~1999 14.37 11.34 8.15 5.65
5000及以上 40.17 52.50 60.18 67.73
  表5 美国肉牛近期各存栏规模占比情况单位: %
存栏规模(头) 1997年 2002年 2007年 2012年
1~9 4.14 3.29 3.53 4.15
100~199 16.44 16.71 17.52 16.56
1000~2499 4.81 4.31 5.02 5.26
2500及以上 2.76 2.02 2.38 2.40

表6 美国火鸡近期各销售规模占比情况单位: %
销售规模(只) 2002年 2007年 2012年
1~1999 0.08 0.07 0.10
2000~7999 0.15 0.12 0.13
8000~15999 0.54 0.44 0.44
16000~29999 2.29 1.94 1.61
30000~59999 12.01 11.67 9.54
60000~99999 19.66 17.28 15.88
100000以上 65.28 68.48 72.31

表7 美国奶牛近期各存栏规模占比情况单位: %
存栏规模(头) 1997年 2002年 2007年 2012年
1~29 3.50 2.40 2.00 1.60
30~49 11.50 7.40 5.20 14.00
50~99 26.00 19.60 14.00 11.80
100~199 20.00 16.40 13.00 32.60
200~499 14.60 15.90 13.90 12.50
500~999 24.40 12.30 12.50 4.30
1000~1999   12.00 13.30 11.30
2000及以上   14.00 26.10 11.90

表8 2012 年各阶段、各规模养殖场的生猪养殖数量  单位:头
养殖场规模(头数) 出生到断奶 出生到育成 育成猪 出生到育肥 保育猪 其他 合计 占比(%)
1~24 29498 75126 69990 30747 1676 37213 244250 0.37
100~199 16783 116773 35676 20048 1419 10761 201460 0.31
1000~1999 250820 628353 2198686 50123 260016 274170 3662168 5.55
5000及以上 5446681 14790696 16587002 1267065 3377270 3250321 44719035 67.73
合计 6727367 17881900 29394731 1627848 5340637 5054302 66026785 100.00
占比(%) 10.19 27.08 44.52 2.47 8.09 7.65 100.00  
  表9 2012 年美国农场固定资产情况
项目市场价值(美元) 平均每个农场 平均每英亩
土地及建筑 1075491 2481
机械设备 115706 267
总计 1191197 2748
  1.3  重视畜禽品种改良,个体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美国政府和联邦农业部都十分重视畜禽良种化的发展,以肉牛为例,美国的肉牛繁育体系包括生产和技术服务两部分(图1)。其中生产部分包括负责提供种牛的种牛生产场、提供断奶牛犊的繁育场,另外屠宰场和架子牛饲养场也在肉牛的生产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繁育良种价值。技术服务部分则包括提供遗传评定和技术支持的育种协会、与育种协会合作的研究所和大学,美国农业部设立的州立试验站和推广机构,提供优质精液和胚胎的商业公司,以及提供测评和筛选种牛服务的的性能测评站。
 

图1  美国肉牛良种体系
  生产和技术服务两个部分在技术信息、科研成果和金融资金方面交流紧密。生产者可以从技术服务部分获得有用的技术、优良精液和优质胚胎,技术服务部分也会从生产者的各个阶段获取研发所必须的性状特征反馈和实践结果,为下一步的工作指引方向。
  关于经费来源,生产部分里,因为各单位之间有商品产品的销售,所以基本上可以自营,此外还有少量的政府补贴。技术服务部分中,美国很多的协会都是非盈利的,其运营方式主要是会费养会,另外还包括发行刊物的收入,类似的还有商业公司,依靠为养殖户提供有偿的优质信息服务和良种产品而营运。而技术服务部分中的其他机构,如科研院校、测评站和推广机构的资金则主要来自于联邦、州政府和基层政府。
  在各种相关因素中,品种改良对美国畜牧业生产贡献率居于首位。以奶牛为例,为保留并改良优良性状,美国十分重视优秀种公牛的选育工作,并使用体型生产指数TPI评估个体综合育种值。2014年12月新修订的TPI指数包含7大性状、12个指标1,详细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并科学地调整部分要素的权重。得益于先进的育种技术和良种化程度的提高,美国畜禽产品个体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15年生猪、牛肉平均出栏胴体重分别为96.6、404.6kg,奶牛年产奶量10.2t,与20世纪70年代中期相比,分别提高12.2kg、99.3kg、5.5t( 表10) 。

表10 主要畜产品近60年单产情况单位: kg
出栏体重 1955年 1965年 1975年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2015年
生猪(胴体重) 83.5 66.7 84.4 79.4 84.4 91.2 96.6
肉牛(胴体重) NA NA 305.3 329.3 348.8 370.6 404.6
奶牛年产奶量 2649.9 3767.1 4699.2 5907.6 7441.2 8867.7 10157.3
  1.4  行业协会和专业组织健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程度高
  因为设立条件宽松,数量庞大,功能完善、结构健全,美国畜牧业行业协会在畜牧业生产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形成了以服务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营方式,为生产者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全方面系统服务。美国的一些行业协会不仅能制定行业统一标准,规范生产,还可以参与美国农牧业政策的制定,保障会员利益。同时,协会还会为会员提供更多具体的服务,如信息咨询、教育培训、调节内部纠纷、外部争端、开拓市场、组织交流等,为养殖户构架起信贷、金融、保险的桥梁。在稳定市场方面,美国畜牧业协会可以运行价格协调机制,在国内市场消除恶性竞争,在国际市场保护本国行业利益。以近些年快速发展的肉鸡行业为例,1992年美国的鸡肉销量超过牛肉,并成为了主导肉类食品,其后一直保持增长的消费趋势(图2)。美国鸡肉市场的转变除了因为快餐店的快速发展和农场情况改善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美国禽业行业团体全国鸡肉协会的扶持。该组织在行业危机关头,当政府、媒体、消费者对肉鸡行业产生质疑时,可以依靠强有力的决策和统领能力将所有会员企业统一起来,代表整体发声。同时在正常市场下,财力充裕的协会通过赞助名校发起有利于扩大鸡肉消费的科研活动,并且十分重视媒体宣传,营造出活跃积极的鸡肉消费氛围。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人们追求更加健康的食物,美国肉鸡协会以此为契机迎合消费者喜好开发新产品,在大多数鸡肉上统一添加心形标志,表示对心脏有益。并且,因为鸡肉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低,协会还专为职业女性开发了新产品。


2 2008—2014 年美国肉鸡销量及其趋势
  1.5  订单农业占高,经营风险防范体系相对完备
  订单农业在产品品种、养殖方式、产品重量上都对交易双方有明确有效的规定,可有效疏通企业和养殖户的信息沟通渠道,避免养殖户盲目生产,稳定养殖收益。2014年联邦牛奶订单市场下共交易了由38391家生产商生产的1亿2940万磅牛奶,占2014年牛奶总交易量的63%;涉及人口约2.55 亿人,占2014年美国总人口的79.93%(表11)。火鸡、生猪、肉鸡订单农业占比也比较高,2012年这3种产品订单销售数量占总销售数量的比重分别为68.5%、43. 5%、96.4% (表12) 。除此之外,还利用期货、保险等手段防范养殖中的自然与市场风险。在保险市场上,主要有两款畜牧业保险产品: 牲畜价格保险和牲畜收益保险,目前分别覆盖美国37个、48个州,为养殖户提供价格或收益保障。2007 年获得牲畜保险收入的农场有82001家,保费总收入16. 7 亿美元,2012 年该保险项农场数增加了58.13%,达到了129670家,保费总收入增加了311.86%,接近70亿美元。牲畜收益保险弥补了订单合同和期货市场在应对自然风险方面的空白,丰富了养殖户应对市场风险的手段。而且,由于畜牧业保险的理赔计算方式特点( 相关价格以期货市场价格为依据),畜产品保险与农畜产品期货市场紧密相关,在保障效果上相当于一个组合期权。可以说,在防范养殖风险上,美国构建了“订单+期货+保险”的安全网。

表11  2014年美国牛奶订单市场情况
年份 市场数量(个) 所覆盖人口数(×1000) 生产商(个) 总量(万t) 所售牛奶占牛奶交易(总量比重,%)
2014 10 255184 38391 5870.4 63

表12 主要畜产品的订单销量情况
品种 2007年 2012年
订单销量(只) 总销量(只) 占比(%) 订单销量(只) 总销量(只) 占比(%)
火鸡 200125309 295793159 67.7 195957616 286030261 68.5
生猪 89601632 206807181 43.3 86681876 199115305 43.5
肉鸡 86007951238 914828122 96.58 1598574568 194794 96.4
  2  政府在畜牧业生产中的推动作用
  美国畜牧业的发展不仅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离不开美国政府对畜牧业的扶持与推动。概况来说,美国政府对畜牧业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法规体制建设、科技投入、行业协会扶持、风险防范几个方面。
  2.1  推动法规和监管体系建设
  美国畜牧业管理法规健全。美国联邦和各州对养殖业的饲料、兽医产品、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各方面设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从1933 年通过的《农业调整法》开始,美国目前已形成了以100多部重要法律组成的农业法律体系,如《食品( 包括饲料)、药品( 包括兽药) 和化妆品法》、《集约化动物养殖场法规》、《联邦肉类检查法》等法律法规。除完善的法规体系,美国政府也十分重视监管体系建设,与畜牧业生产相关的主要部门有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动植物健康检验局(APHIS)、国家环境保护署(EPA)等,共有数万雇员分布在全国。可以说,美国畜牧业无论是在生产、加工,还是消费等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2  加强科技支撑
  美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已达85%,这主要得益于各级政府强大的财力支持。国会要求各州应提供与联邦赠款数额相等的资金用于该州的农业科技推广,这对美国的畜牧业生产的科技推广经费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总体上看,联邦政府提供的经费约占所有经费的30%~35%、各州提供的经费约占40%~45%、县级拨款大约占15%~20%、其余3%~5%为社会捐助。稳定多源的经费,保障了美国畜牧业生产、培育等各环节的科技研发工作平稳正常,也培养了一支稳定高效的畜牧科技人才队伍,持续发挥科技对畜牧业生产的推动作用。
  2.3  扶持协会组织
  美国政府重视行业协会对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的推动作用,因而对行业协会的设立、运营和管理都提供了较为宽松独立,积极促进的环境,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税收减免、政府采购和政府推动。其中在税收方面,美国政府对于畜牧业的行业协会提供两种主要的优惠扶持政策,一种是对于行业协会自身及其相关活动进行免税,第二种是对向特定行业组织进行捐赠的个人或组织减税。值得说明的是,虽然美国政府对畜牧业的组织协会提供了大量的财政优惠,但在经济来源上,美国的畜牧业组织协会基本都采用“会费养会”的方式,因而保持着运营管理的独立性,政府也只是发挥鼓励作用而无干涉。
  2.4  控制生产风险
  一是政府长期对主要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发布中长期生产消费预测报告,引导全国畜牧生产,避免出现大幅供求失衡。二是鼓励养殖户购买养殖保险,并提供相应的保费补贴。比如在牲畜价格保险(LRP) 中,美国政府对精饲肉牛、育肥肉牛和生猪的保费补贴13%。在牲畜收益保险(LGM)中,美国对政府对奶牛的保费补贴18%~50%。
  3  结论与启示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的关键时期,总结美国畜牧业发展特征,借鉴其政府在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立足我国畜牧业发展突出问题与发展要求,对推动我国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建设形成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紧密结合农业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布局畜牧业生产。从自身生产特点、饲料饲草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加工与消费带动能力等多个层面考虑,确定不
  同畜种优势发展区域和潜力增长区,力求畜牧业生产取得最佳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
  二是区分不同畜种生产特征,确立规模化发展方向。从自然生长规律、经济效益、粪污治理、鲜饲草资源的依赖程度,研究测算不同畜种的适度经营规模。从美国养殖规模来看,结合我国实际规模化现状,生猪、禽类已籽料饲料为主,粪污污染比较适合规模化集中治理,建议以规模化养殖为主; 牛羊对鲜饲草资源依赖程度高,比较合适放牧、半放牧养殖,建议以适度规模为主。
  三是提高生产物质和技术装备水平,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畜产品成本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工和饲料成本偏高,必须加强畜牧业生产的物质装备水平,通过机械化、自动化,减少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人工成本;建立以良种、技术为核心的内涵式畜牧业生产方式,进一步提高科技对畜牧业生产的贡献率,提高畜种个体生产水平和饲料转化率。
  四是合理发挥市场、协会、政府对畜牧业生产的引导、自律、保障与调控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时值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全面启动阶段,必须把“养什么、怎么养、谁来养”交给市场,政府负责提供法规制度保障、生产消费信息采集与发布、科技支撑、行业规范与管理等宏观调控工作,并鼓励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加强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养殖户在畜牧业发展中的话语权,切实保障养殖户权益。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4711
 
关注"肉食界"微信公众号
专注肉类纵横资源,服务于肉类全产业链的信息“复兴号”
[ ]  [ 打印 ]  [ 投稿 ]  [ 关闭 ]  [ 评论 ]  [ 返回顶部
 
 
版权声明:

1. 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肉类机械网”,或与本网联系,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由原作者或供稿方所拥有,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果转载文章涉及您的合法权益和版权问题,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进行删除。

4. 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谨防上当受骗!

5. 投稿与合作热线:010-88133989, E-mail:mpmpc@126.com


 
 
 
热点推荐
新闻排行
 
×关闭
http://www.xinglongjixie.com/
×关闭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