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肉类工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在国计民生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市场地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购买力的增强,肉类市场需求呈现了多样化发展趋势,消费结构也进一步升级和优化。2011年,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9303.475亿元,肉类食品生产和消费总量的持续增长,加速了肉类食品的工业化、现代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市场的需求和行业组织的引导强有力的推动了先进肉类加工机械的应用与发展,促使我国肉类加工机械制造业逐步进入向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创新发展的轨道。
发展历程和技术进步
我国肉类加工机械的发展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处于恢复阶段,肉类供应采取的是票证供应方式,肉源匮乏且肉制品质量差、价格高。50年代新建的部分肉类联合加工厂,只是增设了简单的吊轨、手持麻电器、刮毛机、劈半电锯等设备,仅向半机械化迈进了一步。当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购买力极弱,同时受左倾思潮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设备的改进无从谈起。直到70年代后期,通过大搞技术革新,以企业自行研制为主,又改进了一些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先后试制成功了生猪麻电机、悬挂运输机、摇烫机、剥皮机、桥式劈半机、打毛机、输送机等。使大中型肉类联合加工厂大都采用了屠宰加工自动轨道流水生产线,基本实现了相对的机械化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推动了肉类工业的发展。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加快了消化吸收和技术改造步伐。据不完全统计,到20世纪末,我国从德国、丹麦、瑞士、日本、美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先后引进了高、低温火腿肠生产线700多条,引进1000多台灌肠机、200多条畜、禽屠宰线,上万台斩拌机、盐水注射机、乳化机、连续自动真空包装机等先进肉类加工机械。从而将我国肉类屠宰加工技术水平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生产能力、生产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在许多工艺方面已逐步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国民经济开始步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消费能力的增强,拉动了肉类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品质化和功能化发展趋势,肉类加工机械制造业也开始了跨越式发展。国产肉类加工机械在“十一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自主研发的装备水平与国际差距缩小;屠宰自动化生产线、肉类食品冷加工等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了重大跨越,从长期依赖进口转变为基本实现自主化并成套出口。
2005年底,国家唯一认可的肉类加工机械专业化管理组织——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肉类加工机械专业委员会成立。在市场需求和行业组织的引导下,我国肉类加工机械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和创新研发投入加大;标准化建设进程加快;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密切而频繁;肉类加工机械制造业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和改善,企业规模和产品质量性能大幅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了显著的提升。我国肉类加工机械制造业开始形成了向标准化、专业化、安全节能和创新优质的发展新格局。
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屠宰和深加工设备,如:二氧化碳致昏技术、蒸汽烫毛隧道技术、生猪自动劈半技术、自动化家禽称重分级和掏膛技术、全自动连续拉伸真空(气调)包装技术、全自动真空定量灌装技术、大型真空制冷滚揉及斩拌技术、调理成型技术、节能环保蒸熏技术、连续自动化杀菌技术等等,在技术、性能等各方面均已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国产化的家禽屠宰生产线已实现12000只/小时产能的技术突破,生猪屠宰线已达到600头/小时的加工技术能力,已基本实现替代进口并出口到国际市场。部分关键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肉类工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必要的装备技术基础。
标准制定和宣传引导
近年来,我国肉类加工机械不论是质量还是性能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较欧美上百年的研发基础和技术积累,我国肉类加工机械技术的总体水平与之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制定行业标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重要步骤之一。行业标准做为引导和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发展并成为淘汰落后产品的依据,也是进行科学的行业管理的重要依据;它为保证产品的安全,规范产品使用者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要求;同时行业标准为适应产品出口的要求,促进产品出口,并为建立进口产品的技术壁垒提供了依据。
自2008年以来,由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肉类加工机械专业委员会负责起草的行业标准已有:真空定量灌装机、油炸机、打卡机、斩拌机、烟熏炉、滚揉机、自动充填结扎机、真空搅拌机、上浆机、上粉机、上面包屑机、食品杀菌釜和工业切肉机达13项;2012年,专委会已向国家标准委申报了33项肉类加工机械行业标准。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肉类加工机械专业委员会吴建国秘书长指出:“加速行业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避免行业内低水平恶意竞争局面的继续蔓延,共同抵制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产品干扰市场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共同创建一个和谐、平等的竞争环境,维护肉类机械行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速我国肉类加工机械技术水平的提高,推进国产化进程,满足肉类加工企业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实际需求,更好地为肉类工业提供装备保障和服务的关键”。
2008年底,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肉类加工机械专业委员会组建了信息部和《肉类产业资讯》——肉类加工机械专刊编辑部。信息部和编辑部的成立,认真履行肉类加工机械专业委员的工作指导方针:真正做到贴近企业,认真倾听企业的要求和愿望,努力为肉类加工机械企业和肉类加工企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振兴肉类加工机械这一民族产业,实现用中国装备来装备中国这一伟大目标推波助澜!
杂志的创办,为国内肉类食品生产企业和肉类加工机械制造企业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积极发挥了正确的引导和宣传职能,为广大肉类加工机械企业和用户在信息交流方面,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完善的服务;引导和提倡肉类行业在标准化建设、食品安全与卫生、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宣传和引导企业自律、创新,尊重知识产权、树立品牌意识,学习先进管理、参与国际竞争;着力宣传和推广各领域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展示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市场发展趋势,构筑起产业各领域科研、生产、应用和服务的交流平台。到2012年12月,杂志发行了49期,达20多万册。通过为肉类食品加工企业提供行业资讯、传递技术信息和进行先进设备应用咨询,广泛地了解肉类食品加工业的需求动态,推动了国产化装备的应用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2009年,根据肉类加工机械专业委员会工作的指导精神,信息部创办了中国肉类加工机械专业委员会门户信息网站——“中国肉类机械网”。网站以市场为导向、政经动态为基础、应用信息为根本,为我国肉类加工机械行业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树立品牌和形象,开展国内、国际交流,构筑了直通快捷的信息平台,为广大肉类工业从业者提供了全视野、多角度、高效率的及时服务。同年,在专委会的领导下,信息部组织举办了首届“中国肉类工程建设与设备技术应用发展论坛”。经过三届的举办,已逐步形成行业内最具专业性、国际化、品牌化的肉类加工机械技术应用交流年会。
科技兴业和国际交流
肉类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肉类加工机械的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离开了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现代化肉类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就无从谈起。肉类食品工业的发展,是肉类加工设备和肉类加工工艺共同发展的结果;设备与工艺能否达到最佳结合,决定着肉类食品加工业的现代化、工业化水平;设备革新和创新可促进工艺的改进、提高和发展,而工艺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设备性能的提升和完善;两者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相互完善,这是使肉类加工工业加快向现代化迈进的必要条件。
自80年代起,国家商业部、机械工业部、轻工部、化工部和军工系统以及少数民营企业,开始通过消化吸收,进而自行研制,开启了中国肉类加工机械的科研步伐。当时的商业、农业、轻工、水产等行业的20多所高等院校先后组建起食品工程系或畜产品加工系,并相继开设了肉类加工和肉品卫生等专业。到90年代中期,国内各地农业大学开始建立肉类研究室,并相继设立了肉类食品专业院系及肉类食品工程专业;编写了肉类生产和机械设计工艺等教材,培养了一大批肉类科技专业人才,充实了各地肉类生产企业、肉类机械企业和研究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肉类生产工艺与肉类加工机械设计工艺间的结合。
中国肉类加工机械的科技进步,离不开广泛的技术交流和学习借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肉类行业各界广泛地开展了一系列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学术交流活动,开阔视野,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经验,了解世界肉类新动向,吸取和引进肉类加工机械新技术。由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主办,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展览会”以及每年一届的“上海国际包装和食品加工技术展览会”,均已举办12届,其肉类加工机械展区已成为国际品牌荟萃的亮点和相互交流、互促进步的重要平台。
2005年以来,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肉类加工机械专业委员会多次组织国内肉类机械生产企业,到欧美具有全球代表性的肉类机械技术展览会参观、参展和交流学习。通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同台竞技,唤醒国内肉类机械制造企业在科技创新、质量性能、知识产权及科学管理等各方面的观念变革,并在短短几年中,推动着国内肉类加工机械企业在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应用,安全节能工艺设计,加工精度及外观工艺处理等各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
目前,我国部分优秀企业在现代化肉类加工机械的设计制造中,已将机械的自动化、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及互换性、对食品是否产生危害性等等诸多方面,融入了机械设计者必须了解和考量的范畴。已在产品“性能”从单一的设备性能深入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来满足产品加工工艺要求、“卫生”符合HACCP要求、“安全”保证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材质”选用对食品无影响的材料等诸多方面上着力提高。并逐步向着将一个人只能操作一台设备的传统理念深入到一个人操作一条生产线的更高目标发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