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活禽屠宰暴露病毒的风险,显然能够掐断病毒传播的途径,对于民众的保护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冰鲜禽类对于广东饮食习惯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食物味鲜的追求,广东人几乎做到了极致。因此,在试点城市中,除了广州、佛山将进一步扩大活禽销售区,其他各市仍未公布具体方案,有的地市已经提出申请将取消活禽交易的时间推迟。对于市场冲击以及配套措施的顾虑,使得冰鲜鸡上市需更多顾及当地的综合情况,但是病例发生却是迫在眉睫的事实,不从源头管制家禽屠宰风险,将为后期卫生防疫带来重重困难。
家禽养殖业的全产业链化运营已经是大势所趋,而禽类产品的生鲜上市或许只是一个加速洗牌的导火索。2014年初禽流感的突然袭击,对市场造成两种极端效应。一方面是活禽市场大受打击,一方面是冷链市场异军突起。作为新兴产业之一,冷链行业在我国尚属于朝阳期,国家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对其进行扶持。国家发改委2010年公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与此同时,传统的家禽养殖方式和活禽配送销售方式,往往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当禽流感等疫情发生时,防疫部门往往会采取扑杀疫区内家禽、强制免疫、封锁疫区禽类产品流动、关闭疫区家禽交易市场等紧急措施控制疫情扩散。2014年春的广州活禽市场便经历了这样一场动荡,许多养殖户与家禽档受到冲击。
转型升级、优化产业链,已经是家禽养殖业不容回避的趋势,哪怕不是借着预防禽流感的契机,也终将到来。业内人士坦言,众多家禽养殖企业都对政府酝酿这一政策的全过程十分清晰,所以并非完全“措手不及”。对于各地而言,应当将更多精力放在市场培植与市场监管之上。加强市场培植,是由于饮食习惯之故,南方人对于冰鲜肉类习惯性不适应,但如果将这种习惯放于整个卫生防疫的大环境之下,孰轻孰重一目了然。香港地处岭南,与广东有着相近的饮食习惯,在九成家禽生鲜上市的背景下市民也一样安居乐业。因此,关键在于政府对冰鲜家禽市场作出适当的引导。比如,对转型企业与档口予以财政补偿,仍然留出一定的市场份额给予活鸡买卖,以顾及市民的饮食习惯。加强市场监管,是由于尽管人们不乐意食用冰鲜肉,但更担心的是肉类安全没有足够的保证,反而成为了食品安全之痛。只有加强对产业链条的监管,才能帮助市民建立足够的信心。